|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今日聚焦 |
鞍山加快推进农村生物质燃气站建设文章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08-05-09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为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实现节能减排,促进新农村建设,鞍山市今年决定投巨资在全市农村新建生物质燃气站50座,相当于过去历年建站总和的2.1倍,并纳入今年市委、市政府为城乡人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50座生物质燃气站建设工程涉及全市25个乡镇,覆盖50个村(海城市23个村、台安县20个村、岫岩县3个村、千山区4个村)、32500户,125000口人。工程总投资13000万元。目前,农村生物质燃气站整体建设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今年10月1日前可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其主要做法: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农村生物质燃气站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化一条龙运作、一体化经营的原则。实现"五个结合",即生物质燃气站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四清四改"相结合,与以鞍羊线为重点的"三线"开发相结合,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相结合,与实现农村节能减排相结合。用农村能源生态化改变农村"脏乱差",进一步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是确定定点布局。以鞍羊线设施农业产业带为重点,带动鞍营线、张庄线设施农业产业带。在"三线"共安排生物质燃气站建设村40个,占50个村的80%,占受益人口的83%。其中,鞍羊线安排30个村,占鞍羊线沿线村的85%,占沿线村农户的90%。同时,又兼顾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重点村,打造新农村建设新亮点。 三是创新运行机制。过去生物燃气站建设的模式是:村里筹资,政府补贴,企业施工,村里经营管理。这种模式造成了资金难筹集、技术难掌握、经营难维系、安全难保障、体制难理顺、责任难界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导致全市过去已建和在建的24座燃气站在施工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整体状况不佳。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创新运行机制。市农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从坚持政府主导,体现社会公益性,坚持企业化运作,体现市场经营性的两个方面出发,确立了政府补贴,企业投资,企业生产设备,企业施工建设,企业经营管理新的运行模式。企业化一条龙运作,是指在生物质燃气站施工建设和经营管理过程中,从设备生产、施工建设、技术培训、经营管理、安全保障等一系列环节都由同一企业承担。入围企业必须具备设备生产能力、资金投入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安全运行能力和技术保障能力。 四是确定资金投入比例。50个村生物质燃气站建设,总投资13000万元(每户平均4000元)。其中,市政府投入补贴资金6000万元,企业投入资金6000万元,县镇村及农户自筹1000万元,投入比例为4.5:4.5:1。 五是制定相关标准。按照国家及省有关部门颁发的标准,市农委多次与市质监局、消防局、煤气公司等部门协商,与入围企业研讨,制定了生物质燃气站建设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标准,主要包括设备生产标准、建设用材标准、建设规划标准、环保标准、消防标准、供气标准、收费标准等。按照相关标准,市农村新能源领导小组与入围企业签订了相关合同、与县(市)区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有关镇村还与入围企业签订了协议书。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