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今日聚焦 |
观察:发展生物质能源切勿“与粮争地”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发布日期:2008-04-26 | 作者:林伯强 | 点击次数:
生物质能是蕴含在各类生物质资源中的化学能。能源化利用的生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农林废弃物、动物粪便、油料作物、城市及工业有机废弃物。通过燃烧、热化学法、生化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等利用技术,可转化为二次能源,分别为热量或电力、固体燃料(木炭或成型燃料)、液体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原油、甲醇、乙醇和植物油等)和气体燃料(沼气、生物质燃气和氢气等)。 生物质能的能源利用由来已久,巴西早在1931年就规定其国内销售的汽油必须添加2%~5%的无水乙醇。近几年的高能源价格刺激和能源安全的考虑才使生物质能真正为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利用形式主要是发电、制取可燃气体及液体燃料等。各国对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主要考虑有不同的侧重,但两个主要原因相同,即能源替代和环境保护。 国际生物质能源发展的代价 有一段时间,许多人认为生物质能源可以作为替代能源,使人类摆脱对传统石化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且认为,由于近期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环境成本加大,生物质能源在经济上已经可行。目前,生物燃料主要以玉米等农作物为主要原料。当玉米通过加工可以转化成乙醇汽油时,玉米已经具有能源属性。自从美国人在玉米产区竖立起一座座的乙醇汽油加工厂,玉米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粮食,而是能源供应体系中的一员。玉米价格随着能源价格波动,使能源安全从此与粮食安全相联系。 生物燃料的大量生产会刺激对一般农作物的需求。只要价格合适,其它一些含有糖分的农产品,如大豆、小麦、红薯、甜高粱等,同样可以转化成为生物质能源。尽管目前还没有其它农产品在能源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实例,但随着原油价格不断上涨,豆类产品成为生物燃料原料以及白糖成为乙醇原料都将成为可能。即使政治上有办法不让其它农产品应用在能源领域,生物燃料与粮食作物之间的可替代性也会把玉米和其它粮食价格绑在一起。大规模改种生物燃料植物,将造成生物燃料“与粮争地”。也就是说,玉米价格一旦上涨,接下来的就是其它粮食价格上涨。 当石油价格上到60美元,美国的玉米价格就开始受到影响。2007年美国新玉米上市的现货报价上涨加快。业内人士认为,乙醇加工吸收玉米货源是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共2840万吨,同比增加302万吨,增幅11.9%。据说,国内进口的大豆已经有相当部分用于生物质能源加工。 美国的能源替代法案要求,2010年全美的乙醇产量要达到75亿加仑,而目前仅为50亿加仑左右。美国具备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比较优势,但发展是有代价的。2007年1月,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敦促美国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使用量,并称要在2017年将美国的汽油使用量降低20%。之后,古巴领导人指责布什政府推行从农作物中提炼乙醇燃料的计划将造成发展中国家粮食储备枯竭。这种说法,可能比较偏激,但不能说毫无根据。国际粮农组织报告指出,近期生物燃料生产会消耗近1亿吨谷物,其中消耗量最大的是美国。预计2007至2008年度,为了生产生物燃料,美国将至少消耗8100万吨玉米。 美国雄心勃勃的生物燃料计划虽然还没有使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储备枯竭,但它影响了国际粮食价格。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国际粮食价格的飞涨正在使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储备逐渐减少。石油价格接近100美元时,首先出现的是玉米价格飙涨。春节后的第一天,郑州白糖主力合约以涨停报收,在随后的5个交易日内创了2006年6月以来的最高价格。近日,作为全球近一半人口主食的大米价格飙升,从每吨580美元涨到760美元,创出20年来的新高,2个月内价格涨幅超过50%,米价四年来已经翻了一倍。世界主要稻谷生产国纷纷宣布严格限制大米出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平抑物价,更加剧了大米进口国的不安全感。菲律宾为防止大米短缺加剧,加大进口,以增加市场供应。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3月发布报告指出,世界谷物储备今年将降至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农业部也认为,本年度全球大米库存下降将至25年来最低水平。全球粮食市场可能会出现供应趋紧、价格不断攀升的局面。 发展生物燃料的结果是,美国面临玉米价格上涨,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却是粮食价格上涨加粮食短缺。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能源很重要,粮食更重要;能源价格上涨影响通货膨胀,粮食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直接。不发达国家的物价受到能源和粮食价格的双重影响,接下来就需要应对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和社会稳定问题。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已经警觉。4月1日,《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提出,坚决制止玉米深加工能力盲目扩张,但是,对于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则鞭长莫及。 粮食安全是第一选择 中国石油(601857行情,股吧)对外依存已达50%。与其它石油消费国一样,寻找石油替代是中国降低油价冲击的重要措施。目前所知道的石油可能替代很多,但都有一个量和价的问题:替代量太小,代价太高。从价格上看,生物质能源是一个比较接近的替代,因而似乎可以有所作为。于是就有人提议,将大力发展燃料乙醇及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源作为实施替代能源的核心战略之一。 中国发展生物能源相对滞后,但近期发展迅速。2005年,燃料乙醇产量达到10亿公升。为了促进石油替代,2006年政府颁发了《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目的在于更好地支持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的发展。同时,还出台一些具体的财税扶持政策。 原料保证是生物质能源的关键限制,它影响成本和规模生产的可行性。中国人均耕地只有1.43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主要粮食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食用油则一半以上依赖进口,不具备生物质能源规模生产的可行性。近年来,因大量用作燃料乙醇原料,2006年玉米出现供应紧张,价格随之上涨。供需不平衡引起的价格上涨可能会超过技术改良带来的成本下降。同样的道理,同样的结果,以食用油为原料制备燃料油也不会有成本优势。当然,如果能够真正做到生物质能源不与人争粮(油)、不与粮争地,就可以突破生物质能源关键限制的原料保证。但我们知道,无论是发展生物质能源对化石能源的直接替代,还是发展生物化工对化石能源的间接替代,不与人争粮争地是很难做到的。 只要价格合适,除了消耗树木秸秆,规模加工燃料乙醇的生产线还可以吸收消耗多种粮食,从而演变成直接拿粮食来转化生物质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