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今日聚焦 |
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试 行)文章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 发布日期:2008-01-23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1、协会背景 1.1 协会宗旨 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是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指导下负责开展生物质能源领域方面的活动、行使相关职能的学术团体。其宗旨是作为我国生物质能领域对外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的窗口、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与国内外同行建立良好的关系,与相关兄弟专业委员会团结协作,与广大科技工作者密切联系,形成国内产学研联盟,为促进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的进步,推动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增加全社会新能源意识做出贡献。 1.2 运行模式 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在政府民政部门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进行注册,遵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章程》。在未获得正式更名之前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对外签订协议并承担相关责任。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实行同一机构、两个牌子同时对外开展活动。 2、组织机构 2.1 机构设置 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具体决策和执行机构是协会管理委员会。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下设秘书处和若干工作组。各工作组在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技术指导、协会活动及协调沟通等工作,秘书处负责管理委员会的日常事务。 2.2 负责人选 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顾问、主任委员(会长)、副主任委员(副会长)和委员组成。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全体会员选举产生,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会批准。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及内部各工作组负责人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协商确定。 3、会员管理 3.1 会员资格 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会员分为一般会员、委员会员和单位会员三种。 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会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般会员和单位会员的资格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章程》执行,即: ◊个人会员:具有相当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等以上技术职称及相当上述学术水平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从事可再生能源工作三年以上或自学成才并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当学术水平者;获得硕士学位以上、热心和积极支持学会工作的相关管理干部。 ◊团体会员:具有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支持学会工作的可再生能源科研、教学、生产、设计等企、事业单位及依法成立的可再生能源学术性群众团体。 3.2 会员入会 会员入会的申请手续和程序是: 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会员每年增补一次,连续2年不履行相关义务的委员会员将被取消委员资格。 3.3 权利和义务 所有会员应按照《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章程》的相关规定履行会员义务,并享有相关权利。在此基础上,委员会员应履行以下义务: 会员同时享有以下优惠: ◊委员会员每月获赠《中国新能源》(协会会刊),年会及协会主办的国际会议会务费减半 ◊单位会员在协会会刊上获赠1期免费广告 4、协会活动 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以下各项活动: ◊信息交流:会刊《中国新能源》赠阅、中国新能源网站(www.newenergy.org.cn)信息公布 ◊学术交流: 指定杂志、年度会议、国际会议 ◊专项研讨会:项目申请研讨、项目实施研讨、产业发展研讨 ◊政府服务: 战略研究、政策咨询 ◊产业服务: 技术服务、产业咨询 5、会费管理 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会员会费按以下规定收取: ◊一般会员年费100元/年,于当年年度学术会议上收取 ◊委员会员年费500元/年 ◊单位会员年费2000元/年 会员和单位会员年费直接寄到秘书处指定帐户,收取时间为每年3-8月,秘书处收到会务费后将根据会员要求出具正规的收据或发票。 规定上交会费的会员,秘书处将在当年年会上按120%的比例收取。 年度工作会上,秘书长将向与会委员汇报当年协会的经费收支情况。 6、其他 ◊本规定未明确的条款或内容按照《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章程》规定执行; ◊本管理规定将根据委员会员的意见,不定期进行修改完善。 [NextPage]附一 关于2007年工作会议情况的通报 会议总体情况 2007年12月11日至12月14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承办的“生物质能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研究生生物质能研讨会”在广州市召开。会议由生物质能专业委员秘书长袁振宏研究员主持,科技部农村司贾敬敦副司长、广东省科技厅吴仕明副厅长、中科院广州分院和广东省科学院陈勇院长、中科院高技局曹红梅副处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王孟杰副理事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孟宪干秘书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广州能源所所长吴创之研究员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 此次会议参会代表来自国内60余个单位,共180余人,包括活跃在生物质能领域的专委会成员、国内高校、科研单位和生物质能龙头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80余人,从事生物质能研究的青年学者和在读博士、硕士100余人,可谓精英荟萃、人才济济。 本次会议受到科技部领导的高度重视,科技部农村司贾敬敦副司长就我国生物质技术发展指出了的五个要点:加强生物质转化技术研究;加强生物质能技术产业化研究;着力推进产业化规范模式;着力加强生物质综合力的建设;加强生物质利用的战略研究。指出对解决好产业化和生物质资源分布分散化和季节性矛盾应从收集与运输技术、生物质利用转化技术、物流技术、终端利用技术以及生物质利用的标准与章程规范方面入手;在生物质的多元化利用方面可以从基于生物质的能源技术(气化发电、生物油等)和基于生物质的新材料(绿色化学替代品等)两个角度考虑。最后贾司长针对生物质的发展与利用提出了三点宝贵的建议: 一定要加强生物质综合利用的战略研究;努力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加强国际合作,把握世界生物质发展前沿,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塑造我国的生物质发展特色。 会上,吴创之研究员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致欢迎辞;王孟杰副理事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指明了生物质能发展的光辉前景;陈勇院长做了“关于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报告,高屋建瓴地针对生物质能在我国的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和设想。随后来自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10个单位的专家代表分别就能源植物、生物质燃烧技术、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纤维素乙醇技术、生物质气化新技术和淀粉糖类燃料乙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生物柴油和沼气产业发展趋势做了专题报告。 除集中专题报告外,会议还就 “生物质能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和“第二届全国研究生生物质能研讨会”两个专题分别进行了讨论。 在“生物质能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会上,专家们就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了未来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一致看好生物质能发展的大好形势,认为创建“生物质能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非常及时且必要。在“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专委会章程,原则上同意生物质能专委会同时以“中国生物质能协会”的名义对外开展工作,并进行了第八届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委会的组织建设工作,对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进行了投票和专委会成员的推荐。通过本次工作会议,使生物质能专委会更加完备而有活力,更加适应当前生物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窗口、行业的中坚和产学研联盟的桥梁和纽带。 在“第二届全国研究生生物质能研讨会”会议上,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的24篇优秀论文作者分别作了研究报告。会后,会议的专家代表通过打分的形式分别评选出了12位优秀论文奖。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赵义军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张宇同学分获第一名。 本次会议是生物质能行业的一次盛会,与会代表给予了较高评价,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附二 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会员初定名单 — 以汉语拼音为序
1)本委员会员名单是在对第7届委员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根据2007专委会工作会议填写入会申请表及征求部分专家意见后形成的,符合条件并希望成为委员会员但名单中未列入的,请填写《会员申请表》。 2)参照《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试行)》,个人会员及单位会员的申请工作现在开始,有意者请填写《会员申请表》,申请表可在中国新能源网www.newenergy.com.cn上下载。 3)填好的表格请最好在春节前通过电子邮件或信函的方式发送到协会秘书处。 4)以上信息,欢迎大家介绍给生物质能行业的师长、同事、朋友,为协会的发展壮大出力。 5)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联系方式 (1)申请表请电邮或邮寄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 中国广州天河区能源路2号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邮编:510640 电话:8620-87057760 传真:8620-87057737 E-mail:zhuangxs@ms.giec.ac.cn (2)委员会员及单位会员会费请汇至以下帐户: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广州永福支行 地址:广州市永福路35号 账 号:441162553010149000904 收款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汇款时请注明 生物质能协会会员 会费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