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集成应用 |
吉林省多产业融合促进吉林省秸秆产业发展文章来源:一点资讯 | 发布日期:2018-01-29 | 作者: | 点击次数:
国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秸秆产业发展已成为关乎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环境安全、乡村振兴、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吉林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推动秸秆产业化发展,促进吉林省绿色生态建设的提案》,为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寻“良策”,将对吉林省秸秆产业发展,大气污染治理,绿色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到2020年,全省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建立较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利用率达85%。”的工作部署,结合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现就如何推进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推进全省绿色生态建设,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谈上我的看法和建议: 一、吉林省秸秆产业基本情况 吉林是农业大省,玉米、水稻和大豆是我省的主要农作物,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首位,平均年产量在700亿斤以上,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也高达4000万吨左右。吉林省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主要有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应用等。秸秆综合利用还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省政府办公厅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加大秸秆还田等秸秆肥料化利用力度、推进秸秆饲料化、鼓励秸秆基料化利用、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试点等措施,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建设收储运服务体系,建立专业化收储运网络,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整合现有省级专项资金,采取奖补或合同等方式,重点支持秸秆“五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及以机收捡拾打捆为重点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设立秸秆综合利用基金,采取股权投入等方式,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大秸秆综合利用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创新财政资金扶持方式,支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信贷支持,增加信贷投放。实行秸秆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落实税收、电价等优惠政策。制定秸秆田间收储扶持政策,极大地推进了秸秆产业的发展。 二、目前吉林省秸秆产业需解决的相关问题 省委、省政府通过推进秸秆资源多途径、多层次利用,研究和完善鼓励秸秆综合利用配套政策措施,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但秸秆产业的发展仍然不充分不平衡,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科技创新力度仍需加强;收储运体系建设薄弱;龙头企业培育需要加强;市场应用及销售渠道尚需拓展。 三、关于解决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 秸秆“转身”变资源为财富,需要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根据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秸秆产业团体标准制定工作,推动全省秸秆产业标准化发展。 2、加强区域秸秆产业系统规划,推动秸秆产业规范化发展。 3、建设秸秆产业示范园,打造秸秆产业新集群。 4、加强多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吉林省乡村振兴绿色生态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样板,加大生态循环农业、种养一体化等特色项目的孵化及推广力度。 5、“秸秆产业博览会”持续、稳定的举办,为秸秆产业可持续发展搭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产品、项目技术、设备展示交易、交流合作与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推动全省秸秆产业持续、稳健、高效发展。 6、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全省秸秆产业高效发展。国家秸秆产业联盟与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协同创新联盟紧密合作,加大全省秸秆产业的科技创新力度,全面整合秸秆产业,上下游产业链,运用、加盟连锁及“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全面推进本省秸秆产业科学、高效、稳健发展。 7、围绕环保能源、循环经济、生态农业三大体系,完善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全面推进秸秆十大产业项目尽快落实,促进吉林省秸秆资源产业化快速发展。 8、在吉林省各地市县全面铺开秸秆产业联盟秘书处建设,为全省秸秆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9、完善建设秸秆产业商城产业互联网线上平台,全面推广秸秆制造绿色环保产品体验店线下模式。 10、选择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生态环保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建设以秸秆为核心及主要元素的特色小镇,推进我省生态休闲农业发展。 通过政府有效政策引导扶持、区域秸秆产业系统规划、秸秆产业示范园区引领,秸秆产业项目务实有效落实,多产业融合发展将协助解决当地三农问题、污染治理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于推进全省绿色发展、改善环境、土壤修复、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