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又生 蒋军强)12月5日,邵阳市开发办主任林彰龙在邵阳县检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时,特意深入农户家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能源的变化。“80年以前,我煮饭炒菜烧的是柴,做一餐饭出来,手和脸都是乌七八黑的。
现在用上了沼气和太阳能,又快又好又方便,又卫生,简直是给了我们农村妇女第二次解放。”村民郭细秀笑呵呵地说:“自从有了沼气和太阳能,每年可节约费用1000多元,这是做梦都没冇想到的”。
邵阳县开发办主任胡汉荣、能源办主任易进介绍,自1979年以来,该县先后投入资金7800余万元,用于农村新能源建设。至目前,全县共新建上流式浮罩沼气池31000余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80台、节煤灶8万个;配套改厨2.1万户,改栏2.4万户,改厕1.9万户。沼气和太阳能的使用,该县每年能有效保护10.8万亩林地免遭砍伐,年减排二氧化碳216万吨、二氧化硫18万吨、节约活林木10万立方米以上、年节资500万元以上。
另外,沼气的推广,既美化了村容,又提供了很好的绿色肥料,可为农民年节省化肥开支近1560万元,共直接或间接为全县农民年增收3500万元,农村人平增收41元,10.68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近5000户贫困农民通过沼气建设脱贫致富。同时,31000口沼气池可年处理粪便30万吨,打造了“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生态种养循环链,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实现了生物质能源的大循环,大大改善了农村人文环境,形成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