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集成应用 |
今年福建省农村户用沼气将突破40万户文章来源:福建日报 | 发布日期:2008-10-27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近日,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桂林村村民陈金叶家很热闹,他又是端茶又是送水的,忙得不亦乐乎。原来,他家要建沼气池了,而且是20立方米的大沼池。 在村里,陈金叶算是比较晚建沼池的。桂林村民有养猪的习惯,这些年省里支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村民通过“猪-沼-果(菜)”模式,既改善人居环境,又发展了养猪业。全村564户,至去年就建池351口,今年计划再建120口。 过去,陈金叶一家住的是老房子,地小,没养猪,也就没建沼池。去年10月建了新房后,他决定把老房子改为猪圈,建沼池。建一口20立方米的沼池,要花六七千元,省里的补助就有1200元。 村支书林国荣说,建了沼池,又改了猪圈、厕所、厨房,猪不到处乱跑了,猪粪也看不到了;沼气烧水做饭,沼渣沼液上山下田,壮了果树肥了庄稼,村民又在房前屋后种上花草树木,“这样才是新农村”。村民陈彰武更看中沼气的直接效益:“不论是烧柴烧煤,还是烧液化气,每个月都要花不少钱,用上沼气,全省下了。” 建沼池用沼气,划算 不仅在新度镇、在荔城区,在全省广大农村,建沼池用沼气也已成为一种时尚。 “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农业生态环境与能源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黄金煌研究员说,“发展农村沼气,已是省委、省政府坚定的政策取向。2006年和2008年,农村沼气建设两度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07年列为省政府重点工作。这三年,全省要建农村户用沼池15万口,其中今年新建6万口,全省农村户用沼气将突破40万户。” 黄金煌表示,发展农村沼气好处多。对农户而言,一口8立方米的沼池,管理到位、使用正常,年产沼气500立方米,能满足3-5口之家的生活用能,每年可节省燃料支出800元-1200元,减少农药、化肥支出200元左右;从国家层面看,一口沼池可代替薪材2500公斤,相当于保护了林地3.5亩;同时,通过推广“猪-沼-林(果、菜、茶、粮)”等循环经济模式,有助于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形成上带养殖业、下促种植业的农业循环经济新格局;通过沼气建设带动改厨、改厕、改圈,既改变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又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农村沼气,是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 2006年,省里对每新建一口8立方米以上的沼池给予800元补助,从去年起提高到1200元。今年起,针对养殖业从传统的一家一户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我省各地积极探索发展联户建池和利用大中型养殖场集中供气工程,沼气建设从单一的8立方米户用沼气建设向联户建池和建设集中供气工程发展。 虽然没建沼池,但从今年6月起,新度镇阳埕村村民邵瑞兰也用上了沼气。去年8月,村民王和勇兴办的规模养殖场,通过集中供气工程,把沼气供给村民,每人每月收费10元,一户50元封顶。目前,全村已有200户村民便是这样用上沼气。邵瑞兰是这个工程供气距离最远的一户,供气管道铺设了不下3公里。 “一家5人,以前烧蜂窝煤,一天烧5个,一个要0.6元。现在,用沼气,一个月虽要50元,但细算还是合算,家里也变干净了。”邵瑞兰说。 沼气建设,三分建七分管 福建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较早,在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曾两起两落,主要原因是当时对推广沼气缺乏经验,以建为主,忽视质量和管理,加上一些技术不太成熟,多数沼池很快就报废了。 “沼池报废,往往只因为一个小小的毛病。”黄金煌介绍,旧沼池主要是管道堵塞比较严重,清池不及时,产气率不高。新沼池,大部分是因为炉具开关坏了,打不上火;或者净化调控器脱硫剂更换不及时,沼气味重。 “俗话说得好,沼气建设,三分建七分管。要建管并重,强化服务。”黄金煌说。去年,省农业厅安排了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了1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0个乡村服务站。 黄金煌表示,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农村沼气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福建省将再建设1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50个乡村服务站,计划培训沼气技工2000名以上,使全省持证沼气技工超过5000名,为农村沼气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截至9月底,我省今年已新建农村沼池51585口,完成全年计划的85.98%,培训技工1404人,有1088人获得农村沼气职业证书,全省持证技工总数已突破4500人。 小小沼池,就如一口口“小油气田”,点亮着千家万户。 (记者 吴美章)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