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集成应用 |
英国石油公司郫县建秸秆燃料基地文章来源:华西都市报 | 发布日期:2008-09-11 | 作者:涂劲军 | 点击次数:
该公司将在郫县投资290万美元开发秸秆燃料,成都周边烧秸秆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每年秋季,成都平原上到处燃烧的秸秆令环保部门十分头疼。但在今后几年里,这一情况有望得到彻底解决,而且这些成千上万无处去的秸秆还有望变成清洁燃料。 成都市郫县招商局昨日发布信息,英国石油公司(BP)中国投资公司日前正式与郫县签约,在成都现代工业港南片区建设再生能源生产基地,利用全县农作物秸秆生产燃料颗粒。 植物转化为能源的技术目前已在四川逐步发展起来,去年11月,中石油分别与凉山州、攀枝花市签订了合作开发麻风树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框架协议。不到一年后,世界石油巨头BP又进入四川植物能源市场,在能源日益短缺的当今令人关注。 投资生物能源 石油巨头抢滩成都 英国石油公司预计在该项目计划上总投资290万美元,注册资本200万美元,建成后每年可以消耗秸秆5万-6万吨,占郫县秸秆产量的1/3,年产燃料量可达3万吨左右。一旦在郫县运作成功,该公司还有可能在成都周边区县建设生产线,更大范围地解决农村秸秆焚烧问题。 英国石油公司为世界500强第4名企业,此前已在印度开发出秸秆生产燃料颗粒技术,并在百万农户中成功推广。此次BP中国投资公司在郫县建设清洁燃料生产线,将秸秆切碎、烘干、挤压,加工后的秸秆将变身为颗粒状的燃料,长约3-4厘米,直径0.8厘米。 郫县招商局副局长何阳介绍,该项目目前还处于设计之中,如果运行成功,对减少大气污染有很大帮助,将较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燃料支出,缓解农村燃料压力,控制农村秸秆燃烧。利用秸秆制成的颗粒在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含量仅为煤炭的1/5,在不通天然气的地方,秸秆燃料将成为便宜的清洁燃料。 虽然,BP中国投资公司在郫县的植物能源投资计划仍旧处于保密状态,但该项目对于开拓四川植物能源市场有重要意义。 高油价时代植物能源有机可乘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接近欧盟15国的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50%的石油需要进口。而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并在今年7月到达147美元高点,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迫在眉睫。 今年4月6日,西南油气田公司代表中国石油,分别与凉山州、攀枝花市签订了合作开发麻风树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框架协议,将在两地建麻风树良种繁育基地1100亩,建示范林种植基地18万亩;“十一五”末种植面积要达到180万亩,力争“十二五”末达到500万亩。去年11月8日,中国石油与四川省就签订了合作开发生物质能源框架协议,计划“十一五”共同建成60万吨甘薯燃料乙醇、10万吨麻风树生物柴油的年产规模。时隔不到一年,世界石油巨头BP又在四川成都投入巨资。业界人士分析,未来数年内,四川生物质能源的优势将会受到更多关注。 作为农业和林业大省,四川在农业和林业物质能源生产方面有较大优势,不少植物都可以直接转化成为能源,而且成本低廉,运输方便。有专家指出,如果我国每年能利用全国50%的作物秸秆、40%的畜禽粪便、30%的林业废弃物,以及开发5%的边际土地种植能源作物,并建设约1000个生物质能转化工厂,其产出的能源相当于年产5000万吨石油,农民也可因此新增收入400亿元和1000多万个就业岗位。 角逐新能源国内外巨头开始发力 在石油逐渐短缺的情况下,英国石油公司、美国国际石油公司等石油巨头已开始对生物质能源产品的投资。巴斯福公司2003年宣布,将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作为化学品生产的主要原料;杜邦公司剥离石油资产,购买了生物技术公司和组织农业综合企业,将2010年销售额的25%定位于生物质产品。 面对目前能源形势,我国也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发展战略。去年年初,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就表示,我国将在西南和西北区域,规划建设2亿亩林业生物质能源基地,预计可实现2000万吨左右生物柴油原料供应能力。 国内石油生产巨头中国石化和中海油也先后开始投资乙醇业。去年4月,中国石化和中粮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发展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双方将在未来5年内合作建设年产100万至120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装置。 新闻链接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据估计,植物每年贮存的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 生物质能源是人类利用最早、最多、最直接的能源。生物质燃烧是传统的利用方式,不仅热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生产电力。专家认为,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持续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5年,全球总能耗将有40%来自生物质能源。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