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集成应用 |
一投产就亏本?秸秆发电产业陷入困境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 发布日期:2007-12-14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2006年12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物发电示范项目国能(山东)单县生物发电工程正式投产,实现了我国生物质能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这个秸秆发电项目的投产,不仅标志着我国基本掌握了生物质能直燃发电的国际先进技术,也说明我国找到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新途径。 然而,这一被国内外广泛关注并寄予厚望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秸秆发电项目,目前正全面遭遇“寒冬”:在目前我国已经并网发电并商业化运营的六个秸秆发电项目中,有五个项目处于亏本运营状态,有一个在超计划发电基础上才保本运营。另外一个已投产尚未商业化运营的项目,也面临着一运营就要亏本的窘境。 目前,我国共有七个秸秆发电项目正式投产,他们都是国家电网公司旗下企业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经营的,装机容量均为2.5万千瓦。其中,国能(山东)单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于2006年12月1日正式投产并商业化运作,属国内第一家。此外,目前,国能(河南)浚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已经并网发电,但还在处理运行缺陷,处于试运行阶段。 国能生物发电公司总经理工作部张义斌说,在已经投产并商业化运营的六大秸秆发电项目中,除了国能单县生物发电项目处于保本经营的运营状态外,其他五个项目都处于亏本运营状态,今年这五个项目亏损额大都在10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黑龙江望奎的项目虽然已投产,但尚未商业化运营,也面临着一运营就要亏本的局面。“这样的状态,大大打击了业内对秸秆发电产业前景的信心。”他说。 国能高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29日并网发电,试运行成熟后,于今年4月18日正式商业化运作,到10月16日为止,共发电9800万多千瓦时。记者采访发现,10月中旬,也就是山东地区一些农作物基本收割完毕之后,从中午到傍晚时分,只有大约10辆载重约5吨的送料车,断断续续运送棉柴、树皮等原料来到厂区。 虽然工厂还在不断燃烧秸秆发电,但公司副总经理朱良意和公司财务总监王志荣等人,却满脸愁容地告诉记者,从去年到现在,公司大约收购了20万吨燃料,每吨成本约290元。朱良意说:“光成本就用去5800多万元,太高了,真吃不消了。”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收支账 朱良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收入:山东秸秆发电的上网电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山东当地的脱硫标杆上网电价(0.344元/千瓦时),二是当地政府的补贴电价(0.25元/千瓦时),一共是0.594元/千瓦时。按高唐项目预定的年发电量1.65亿千瓦时计算,届时公司的毛收入约为9800万元。支出:5900万元的燃料成本费;国能高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总投资2.7亿元,除了0.5亿元项目注册资本金,余下的2.2亿元以及每年购买原材料等构成的流动资金(至少6000万元),全部靠贷款,按贷款时的年息6.12%计算,一年利息至少1500万元;秸秆发电项目的设备年折旧率为6.33%,年折旧费用约为1500万元;员工工资以及生产和管理成本近1000万元(高唐项目的厂内生产系统承包给鲁能发展集团下属的聊城热电公司管理运行,年需支付承包费用900万元左右)。 “理想模型”陷入重重困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给农村带来的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到夏收和秋收时节,大量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因没有有效的利用渠道,村民只好在田间地头直接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