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集成应用 |
其力垃圾发电厂主体完工 预计明年下半年能发电文章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06-08-28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8月25日一上班,其力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厂的总工程师靳泉水便来到工地上。看着忙碌的工人们,他又开始“汇总”:土建工程基本完工,锅炉安装了40%,发电机组也开始安装。“估计明年下半年就能点火发电了。”他对记者说。
主厂房土建工程正在收尾 近日,是一个闷热的天气,但在“其力”的建设工地上,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往来穿梭,十分繁忙。工地内,一座约40米高的钢混结构建筑物高高耸立,建筑物上半部分还“围裹”着绿色的密目网,“丁丁当当”的金属敲打声不断从中传出;旁边一座高大的塔吊,伸展着修长的“手臂”,正有条不紊地运送着建筑材料。“这是我们正在进行收尾工作的主厂房。”靳泉水说。 记者看到,主厂房工程颇为壮观,在空旷的工地上呈数字“7”形坐南朝北。在主厂房工程中,“主楼”高约40米,其东侧、北侧两座较低矮的建筑物与其紧密相连。东侧的建筑物为二层结构,正在进行封顶施工;北侧则是由几根方形水泥柱构建的矩形框架;而主厂房南侧,是一根85米高的大烟囱。 靳泉水告诉记者,主厂房是发电厂的核心工程,其分为四个单元,“主楼”是放置焚烧炉的锅炉房,东侧建筑是汽轮发电机房和中控室,北侧水泥框架则是将来的卸料大厅。目前,主厂房的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收尾和装饰工作;锅炉房和发电机房的安装工作也正在紧张进行。 据该厂有关负责人介绍,发电厂项目自2004年9月16日奠基后,进展较为顺利,但在今年上半年,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工程停工了整整3个月,从8月1日才刚刚复工。目前,各项工作正按计划顺利进行,已完成投资1.4亿元,占总投资的87.5%%。 每天可“消化”生活垃圾500吨 “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天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500吨。”该厂副总经理郝伟说。他告诉记者,该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批准,被列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他说,整个项目占地6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6亿元人民币。 据郝伟介绍,他们厂采用了目前国际先进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主厂房内将安装两台炉排式焚烧炉,每天处理的生活垃圾,约相当于全市日产生活垃圾总量的22%%。 “如果按每年运行7500小时计算,年可处理生活垃圾15.6万吨。”郝伟说。 按照设计要求,厂内将安装一套7.5兆瓦的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日发电量最高可达24万千瓦时,以每户居民每天生活用电3千瓦时计算,可提供7万户居民的家庭生活用电。但即使这样,郝伟还是为生活垃圾的日处理量和发电量感到“不满意”,后悔项目建“小”了。 主厂房建成后,在安装设备的同时,他们还将进行办公区的建设,并美化、绿化厂区。记者采访时也看到,在主厂房施工现场北侧约百米处,是一个有规则的平底深坑。郝伟告诉记者,这是即将开建的厂区办公楼,目前已经放线,地基挖掘工作即将开始。 “别看现在我们的厂子还不起眼,但建成后将是一座整洁气派、美观大方的现代化工厂。”郝伟对“其力”的未来充满信心。烟尘排放可达欧Ⅱ标准 在“其力”的宣传材料上,“环保”一词被反复提及。“我们是将生活垃圾发电作为一项环保事业来实施。”郝伟说。他说,该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再利用、变害为宝的环保项目,因此他们在实施时,力求在环保方面做得尽善尽美。 “所有的设备都是从德国进口,其中仅烟尘净化系统就投资1000多万元。”郝伟对记者说。据他介绍,发电厂的锅炉、发电机组、中控系统和烟尘净化系统全部选用德国知名品牌,均为同行业的翘楚。 其中,高效的焚烧炉焚烧比能达到500∶2,即每燃烧500吨生活垃圾仅产生2吨废渣;中控系统采用德国西门子技术,建成后,全厂区的运行仅需10-11个人;在烟尘净化系统中,生活垃圾焚烧后排放的烟尘废气,将经过9道工序才能被排放到大气中,排放标准达到欧Ⅱ标准。“效果非常好,尤其在夏天,几乎看不到一点儿烟气。”总工程师靳泉水说。 生活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会不会产生异味污染?靳泉水告诉记者,从卸料大厅开始,即实行全封闭操作。生活垃圾被送入卸料大厅后,被送入焚烧炉焚烧,产生的蒸汽直接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尾气则进入烟尘净化系统。其中,焚烧炉所需空气来自卸料大厅,可使大厅内产生低气压,将垃圾异味完全控制在大厅内。“空气只有进来的份儿,不能出去,因此不会有异味溢出。”靳泉水说。 靳泉水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想尽快看到工程竣工、投产,而这也是广大建设者和关心环保事业的广大市民的愿望。郝伟告诉记者,由于所需的各种设备均为进口,其中涉及进出口、报关等事宜,预计明年1月底才能完成供货。“我们正在抓紧时间督办,力争在明年年中建成投入运行。”郝伟说。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