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集成应用 |
原材料紧缺 燃料乙醇工业应慎重发展文章来源:中国石油信息网 | 发布日期:2006-08-08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燃料乙醇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然而,作为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材料玉米在未来几年将面临供应紧缺状况。在7月22日举行的2006中国玉米产业论坛上,专家呼吁,燃料乙醇工业应慎重发展。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李希荣表示,我国发展燃料乙醇之初,在很大程度上考虑的并不是能源问题,而是消化陈化粮。经过几年的集中销售后,国有粮食部门储存的陈化粮存量水平已经非常低了,燃料乙醇发展受到原材料制约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同期数据表明,2001年国内酒精原料中玉米原料占总量的比重为59%,到2005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到76%。玉米用量在燃料乙醇生产中大幅度上升,玉米使用比重的提高给玉米供给形势带来沉重压力,国内玉米行业将无法支撑。 吉粮集团副总经理姜建华说,国内玉米总需求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供需形势已经由过去的供大于求趋向于供求平衡。 “中国玉米加工和原料供求已经发生了地区结构的转折性变化”,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玉米市场的格局将是产区销售本地的玉米,销区消费进口的玉米。 姜建华预计,未来3~5年,中国玉米将实现进口。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进口、出口双向参与国际玉米贸易流通的趋势已逐步显现。韩、日及东南亚的小港口、小船只以及食品级玉米需求,使得中国仍然有玉米出口的比较优势。南方出现的市场空间则可能为美洲玉米所占领,中国整体上将在一个时期进入净进口阶段。 李希荣算了一笔账,按目前的加工成本和燃料乙醇的价格来算,生产一吨燃料乙醇要亏损1000元左右。国家给予的补充每吨是1600元左右。如果按10%的添加,2008年在全国推广使用,届时需要补贴近100亿元,有没有必要这样去补贴是一个问题。但是不补贴的话,这些企业可能就无法生存。 知情人士透露,“十一五”期间,国家对粮食类乙醇的消耗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折合乙醇生产量约为340万吨),有关部门已经在有意识地引导企业和科研单位向非粮原料乙醇生产转变。目前新上马和计划上马的酒精和乙醇企业,其加工原料多以玉米为主,这与有关部门对未来乙醇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有一定的出入。 对此,专家建议,应该着手开发新的非玉米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目前可供选择的替代原料包括糖蜜、木薯、秸秆和甜高粱等材料,可在替代能源上发挥更大作用。玉米供需拐点来临 燃料乙醇前景蒙阴 随着全球能源和石油价格的上涨,燃料乙醇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然而作为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材料???玉米在却正在变得供不应求。在近日举行的“2006中国玉米产业论坛”上,专家一致呼吁,应该慎重发展燃料乙醇。“中国玉米加工和原料供求已经发生了地区结构的转折性变化”,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说。他认为,随着玉米主产区加工能力越来越高,向销区调运玉米原料的比重越来越小。深加工的强劲发展导致玉米需求增加,拉动了产区的出售价格上升,销区采购的玉米也必须抬高价格,导致在玉米加工和原料供求上出现结构性变化。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李希荣算了一笔账,按目前的加工成本和燃料乙醇的价格来算,生产一吨燃料乙醇要亏损1000元左右。国家给予补充在每吨是1600元左右。如果按10%的添加,2008年在全国推广使用,届时需要补贴近100亿元,有没有必要这样去补贴成为一个问题。但是不补贴的话,这些企业可能就无法生存。粤企老板一掷6亿挖玉米“黄金”豪赌玉米燃料需防风险 几年前,大约没多少人指望靠主要用作饲料的玉米来发财。可是,近一两年处于大多数人视线之外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却在国内粮食界做得风生水起。 不过,国内不少粮油界专家向业界提醒,现阶段玉米淀粉的深加工业大有可为,但国内若盲目过度发展玉米酒精和玉米原料的燃料乙醇则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 几年前,大约没多少人指望靠主要用作饲料的玉米来发财。可是,近一两年处于大多数人视线之外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却在国内粮食界做得风生水起。 近日,在世界四大黄金玉米生产地之一的内蒙古通辽市,一场高规格的业界盛会??全国首届玉米产业论坛让国内众多粮油储运巨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玉米期货经纪商老总们趋之若鹜。记者获悉,东南亚规模最大糖厂之一的广东顺德顺糖集团老板早已循迹而来,一掷6亿元在通辽投资的顺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即将在今年10月投产,大挖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黄金”。与顺德老板思路一致的还有河北梅花味精、万顺达等。不过,国内不少粮油界专家向业界提醒,现阶段玉米淀粉的深加工业大有可为,但国内若盲目过度发展玉米酒精和玉米原料的燃料乙醇则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 能源紧缺催大玉米产业 嗅觉敏锐的大企业之所以如此钟情投资玉米产业,恐怕不少都是冲着能源“投机”而来。 近一两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近期原油期货更是创出接近每桶80美元的新高,令原本石油资源紧缺的国内市场更为吃紧。去年,席卷华南地区的成品油紧缺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反映。这同时也为替代能源尤其是生物能源腾出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以玉米等为原料提炼出燃料乙醇,添加到汽油中作为石油替代产品,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为巴西、美国率先大力推行,法国、西班牙、瑞典等国纷纷效仿,并形成规模生产和使用。不过由于该技术出现后,国际主要产油国石油开采规模随之扩大,大量低价石油供应市场,使燃料乙醇的需求大打折扣。然而,2005年油价飙升,以玉米等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作为替代产品在全球开始了大面积的推广,使业界对玉米的关注度再度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节能、环保、解决陈化粮,燃料乙醇有着多重优点。由中国粮油信息中心和大连商品交易所联合进行的《中国玉米加工业发展现状前景与未来玉米供给能力分析》调查报告(下简称“中国玉米调查报告”)指出,2005年我国汽油年消耗量约4800万吨,如全部使用汽油醇(按10%添加燃料乙醇到汽油中),每年需用燃料乙醇480万吨,而去年我国产量只有68万吨,市场增长潜力很大。 我国在2000年就已开始逐年增加燃料乙醇的生产数量,目前已有吉林燃料乙醇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公司、河南天冠燃料乙醇公司和安徽丰原生化公司等4家定点生产企业,河南、东北、华北、华中等地9个城市均已成为燃料乙醇推广使用的试点城市。 “在通辽投资的顺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产后将年加工玉米100万吨,年产淀粉30万吨,此外,年产10万吨酒精,酒精正是大力推广的燃料乙醇的原材料。”顺糖集团一位内部人士毫不掩饰该公司对燃料乙醇前景的看好,“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进行过调研,通辽玉米质量好,而且当地有丰富的煤炭等能源作保证,很适宜在此做玉米深加工。”顺糖董事长张绪跃透露,在筹建顺通生物技术公司的同时,他还购下了当地30多个粮仓,确保玉米深加工的后续资源,准备大干一场。 吉林粮食集团收储经销有限公司一位高层人士也表示,该公司已在吉林建有玉米深加工厂,此番前来参加论坛,正是为了解玉米产业发展的前景,并为订货作准备。 国内粮油界专家透露,由于国家试点推广燃料乙醇给业界带来了过高的乐观的期待,除了已获国家批准的4家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外,不少未获批准、主要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企业也集中上马,同时也刺激着为燃料乙醇生产企业提供原料的玉米酒精加工企业圈地新建或改扩建生产工厂,目的均是豪赌燃料乙醇。 盲目发展玉米燃料有风险 盲目过度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对我国或是生产企业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国内企业纷纷上马玉米燃料乙醇和玉米酒精之际,国内业界专家却泼下了冷水。持此观点的有中国玉米调查报告课题主要负责人、中国粮油信息中心官员王晓辉。他指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美国由于是玉米生产大国,国家非常支持玉米类燃料乙醇大发展。但对我国而言,粮食类燃料乙醇却不宜过度发展,从综合原料的长期有效供给与可拓展的原料供给空间以及合理有效使用条件等各方面考虑,未来玉米燃料乙醇所占比例可能持续下降,而非粮原料的燃料乙醇产量和比重必定上升。业内人士告诫,过度发展玉米原料燃料乙醇对相关企业风险也不小。因为燃料乙醇生产成本过高,目前几乎所有的燃料乙醇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据了解,燃料乙醇的主要生产成本包括原料成本、折旧和人工成本、水热电汽成本。平均每3.1吨玉米可生产1吨燃料乙醇,近年来,玉米价格连续上涨导致燃料乙醇加工成本快速增加,去年每吨玉米的价格已达到1200、1300元左右。以此计算,每吨燃料乙醇光原料成本已接近3600?3900元,加工费用每吨约为1000元左右。目前国家定点生产的几家燃料乙醇企业之所以还能维持,是国家出台了补贴扶持政策,如果国家取消补贴,加上日后玉米供应偏紧,价格进一步上涨,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将难以为继。而未经国家批准的生产企业无法得到国家补贴,其生存空间是有限的。 在石油能源紧缺的今天,发展生物质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但鉴于粮食类燃料乙醇可能给国家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原料供应对燃料乙醇发展的制约,国家有关部门正有意识地引导企业向非粮原料乙醇生产转变。上月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明确指出将重点扶持非食品生物乙醇燃料,通过以甘蔗、木薯、甜高粱等作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有消息称,国家还将对粮食类燃料乙醇作一总量控制,预计“十一五”期间国家对粮食类燃料乙醇的消耗量将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折合乙醇产量约为340万吨)。业内人士提醒,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企业和玉米酒精加工企业需对市场的需求作出权衡。 北京经易智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立新分析指出,在未来我国玉米供需偏紧且价格偏高的情况下,我国进口玉米的状况很可能出现,用价高的进口玉米来提炼燃料乙醇来替代石油能源是不经济行为。考虑到产业链长、产品增值空间大,现阶段玉米淀粉的深加工业大有可为,相关深加工企业可将更多精力放到这方面上来。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