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产品 |
生物柴油研发先驱文章来源:常州市 | 发布日期:2008-05-16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生物质能及油品加工方面研究与开发的专家,在2005年以前,李为民还名不见经传,但就在这一年,他成功研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项制备生物柴油新技术——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法和临界微碱法后,这位江苏工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教授、博士,已成为业界新一代的先驱者和主导者。 几年来,李为民把科研成果积极转化到生产实践中,在生物柴油产业化项目中,已创造产值约2.7亿元;在油品加工及催化剂方面创造产值4亿多元。 如今,李为民和他领导下的石油加工研究室已拥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持、参与完成省部级研究开发项目鉴定10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出版论著3部。目前,他还主持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江苏省教育厅产业化推进项目1项,常州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重大项目1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九江分公司科研项目1项,其他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多项。 两项新技术 破解发展瓶颈 5月12日,走进科教城的石油加工研究室,李为民和他的学生正在做实验。十几平方的房间被分成两半,一边是李为民的办公室,一边是实验室,摆满了各种试验仪器。 “这就是生物柴油。”李为民拿起一个试验杯,指着其中的浅黄色透明液体对记者说。 生物柴油是用可再生的农业资源制取的,可以取代石油柴油的新型绿色能源,有可再生、易生物降解、无毒、含硫量低和废气排放量小等优点,是近年来世界上,特别是欧盟国家和美国蓬勃发展的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 “德国是最早研发生物柴油的国家,从80年代开始研究,到90年代后期就进入工业化应用,然而,成本高和制作过程污染严重一直制约其推广。”为了突破这个瓶颈,李为民和其他几位教授决定组成课题组从2000年开始研制。 “尽管我们属于中石化系统,但中石化当时也委托中科院一位院士进行生物柴油研发,因此并没太在意我们。”在李为民的争取下,课题组最终还是从中石化获得了几十万的研究经费。 “制备生物柴油一般有液态碱作催化酯法和‘超越临界法’两种。”据李为民介绍,前者制成生物柴油后,在把液态碱分离过程中会形成大量污水,既造成污染,也提高了排污成本。而后者虽没有污染,但耗能多,成本高。李为民和他的课题组对两种工艺进行改进,对催化法采用固体碱代替液态碱,同时还找到了“超越”与“用碱”两种方法之间的“平衡点”——用接近临界点的温度和压力,加入微量的碱,有效地降低了能源成本。 经过5年努力,李为民终于成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法”和“临界微碱法”制备生物柴油新技术,为降低生物柴油成本并减少制备的环境污染问题找到了两条新路。 成本再降低 瞄准深加工 “新的生物柴油制备方法刚研究出来时,虽说成本较其他工艺降了不少,但价格还是比传统柴油高。”同时,由于国家尚未出台“国标”,短期内让汽车“喝”生物柴油还不现实,至于用于锅炉等方面作燃料,也因价格因素不易“推销”。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李为民从原料上想办法,通过利用废动植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回收废油脂(地沟油)5000元一吨,制造出来的生物柴油可以卖7000元一吨,这样一来企业就有了较为可观的利润。” 江苏卡特石油新能源有限公司采用李为民的这一研究成果,于2005年投资1009万元,建设了3万吨/年废弃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装置。截至2007年底已运行近2年,生产生物柴油约45000吨,总产值约人民币2.7亿元。这项技术于2007年获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为民又相继发现黄连木、油莎豆两种富含油脂且种植成本较低的的植物,“油莎豆比较适宜在砂土地、盐碱地种植,今年我们已经在苏北试种了几百亩,这种豆可以提炼出食用油,剩下的废料可以制造生物柴油,一举两得。”马来西亚大量种植的麻风果也是制造生物柴油的好原料,李为民已经和当地政府进行接洽,预计很快能进入合作阶段。 “生物柴油只是初级产品,要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只有进行深加工。”李为民并没有因为降低了生物柴油的成本而止步,目前,他正在进行生物柴油的两种深加工高分子产品的研发,“一种市场价在2万/吨,一种在1.4万/吨,这样一来,生物柴油的前途就更加光明。”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