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产品 |
燃料乙醇:原料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文章来源:产经网-中国石化报 | 发布日期:2007-04-27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我国从2000年开始探索用玉米、小麦等陈化粮加工燃料乙醇。由于当时燃料乙醇价格高于汽油,因此发展缓慢,到2002年,全国产量才3万吨。但2004年,全球能源和石油价格上涨使燃料乙醇身价倍增。在国家系列财税政策的扶持下,燃料乙醇从无市场变为有市场,生产企业也从当初的加工无利润变为有利润,国家包销产品。燃料乙醇项目从以前的“ 包袱”变成了人人争抢的“财富”。 2006年国家批准建设的4个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已形成102万吨/年生产能力。其中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10万吨/年、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30万吨/年、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30万吨/年、安徽丰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32万吨/年。2004年我国燃料乙醇产量为68万吨,2005年为81万吨,2006年产量超过100 万吨。 自2002年来,中央财政支持燃料乙醇的试点及推广工作,主要措施包括:投入国债资金4.8亿元,用于河南、安徽、吉林3省燃料乙醇企业建设;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批准的4家试点单位,免征燃料乙醇5%的消费税;试点以来,共减免两税1.9亿元;中央财政共拨付亏损补贴20亿元。 另据河南天冠集团透露,2004年和2005年,天冠集团享受的补贴分别是2070元/吨和1721元/ 吨。丰原生化2005年和2006年所享受的补贴分别是1883元/吨和1628元/吨。自2006年起,财政补贴全部统一为1373元/吨,执行时间则根据企业达到设计产能时间而定。 在国家扶植政策、市场需求旺盛、巨额财政补贴的推动下,上述4省的国家定点企业纷纷扩大产能,2006年底总能力可达163万吨/年。各地建设燃料乙醇项目的热情也空前高涨,纷纷将发展燃料乙醇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的生物燃料乙醇意向建设生产能力已超过1000万吨/年,产业过热倾向和盲目发展势头明显。 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财政部2006年5月底制定施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生物乙醇燃料定位为用甘蔗、木薯、甜高粱等制取的燃料乙醇,而没有包括用玉米、小麦、水稻及其陈化粮制取的燃料乙醇。这表明,国家有关部门对新上粮食基燃料乙醇项目不再鼓励,并进行严格控制。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连续下发了《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关于加强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开始为急剧升温的燃料乙醇项目降温:“立即暂停核准和备案玉米加工项目,并对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 通知要求从战略上统一筹划并正确引导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避免盲目发展。要根据市场发育情况,扩大发展规模;确定合理布局,严格市场准入;依托主导力量,提高发展质量;稳定政策支持,加强市场监管。 “十一五”期间,国家会继续实行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核准制,其建设项目必须经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凡违规审批和擅自开工建设的,不享受燃料乙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燃料乙醇定点企业未经国家批准擅自扩大生产规模,一律不给予财政补贴。 现阶段燃料乙醇使用还只限于黑龙江等9个省市区,如果后期在全国推广,以2006年我国汽油消费量559 1万吨计算,添加的燃料乙醇需要560万吨。以生产1吨燃料乙醇消耗3.3吨玉米计,需消费玉米1848万吨,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8%,足以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影响。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48401万吨,人均占有粮食370千克,远低于国际粮农组织测算的人均500千克粮食安全线。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用粮食发展能源已经基本取得共识,发展替代能源的战略已由当初单一的用粮食加工燃料乙醇转变为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开发,坚持发展燃料乙醇“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原则。一些专家提倡大量种植木薯和甜高粱来发展燃料乙醇生产。用木薯和甜高粱代替玉米虽然可以做到不与人争粮,但却做不到不与粮争地。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代替粮食生产燃料乙醇是解决乙醇原料的根本出路。 我国在探索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河南天冠集团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已拥有了多项用秸秆生产乙醇的关键技术,在300吨/年纤维素乙醇中试生产线上,能用6吨秸秆生产1吨乙醇。2006年 8月,河南天冠集团开始建设3000吨/年的纤维素乙醇项目;安徽丰原集团开发的秸秆制燃料乙醇关键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粮集团拟投资4500万元,建设一条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5000吨/年燃料酒精的中间试验厂。2007年4月 11日,在欧洲议会大厦举行的全球能源奖颁奖仪式上,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的“秸秆能源”项目获得了2006年度全球能源奖的“空气”奖提名和国别奖。 秸秆制燃料乙醇技术是世界性的重大科研课题,我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应加强秸秆制燃料乙醇的研发力度,加大投入,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实现秸秆制燃料乙醇技术的产业化转化。在此项技术实现产业化之前,我国的燃料乙醇产业要从中国人多地少的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规模应保持目前的100万吨/年为宜。保持适度的粮食法乙醇规模,有利于及时消化陈化粮,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此外,还应适度发展非粮食作物燃料乙醇。除粮食外,我国其他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植物和原料还有很多,如木薯和甜高粱。要根据能源作物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利用宜农荒地种植能源作物,做到不与粮争地,并根据产量及运输半径配套建设适度规模的燃料乙醇生产装置。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