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减排 |
CDP公布世界500强碳排放数据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发布日期:2012-09-18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赵川 9月12日,发源于英国的国际碳排放信息披露项目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在伦敦发布了名为《商业顺应:一个不确定和资源稀缺的世界》的2012年世界500强的碳排放信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根据《报告》显示,世界上大型商业公司都已经逐渐意识到商业活动越来越受制于气候变化,其中包括干旱和洪水等一系列极端天气。超过1/3(37%)的公司认为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自然风险已是当前一个真实的威胁,而两年前仅有10%的公司相信这一点。另外,4/5(81%)的公司确认气候变化会给公司商业运营、供应链和计划带来风险,而2011年仅有71%的公司有此共识。 对此,CDP首席执行官保罗·辛普森(Paul Simpson)在视频发布大会现场向记者表示,“极端天气事件导致了大量公司财政损失,因此投资者希望公司更多的去思考商业活动中应该去适应气候变化(climate resilience)。” 事实上,气候变化中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商业和经济的打击已是一个不争的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已经频繁地出现在不同的国家,如今年7月份北京的洪水、美国的干旱、俄罗斯的森林火灾等等。 除此之外,根据《报告》显示,2012年世界主要商业公司的碳排放总量比其在2009年下降了14%,相当于关闭了277座燃气发电站。而实际上公司碳排放大幅度的下降与2009年开始的全球经济衰退有着密切联系。 普华永道(PwC)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总监马尔科姆·普雷斯顿对此表示,“即便每一年都有所进步,但是公司层面和国家层面上的减排雄心并没有符合需求。” 根据普华永道研究数据显示,从长远来看,要使全球升温不超过2°C,顶尖的商业公司每年碳减排目标需较上一年降低1%,国家每年碳减排目标则需较上一年降低4%。 除此之外,目前接近1/3的世界500强企业并没公布其碳排放数据,其中中国大陆地区的世界500强仅一家有数据可查。相比而言,港澳台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公开了其相关数据。[NextPage] CDP中国区项目主任李如松则对本报记者透露,“实际上,以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中国100强企业为样本,今年中国大陆许多企业向我们部分提交了数据,由去年11家上升至23家。而具体情况目前不方便透露。” 另外,由于缺乏第三方的认证或是出于功利的考虑,企业向CDP提交的数据的准确性也有存疑。 中国大陆23家企业提交数据 17页的企业披露清单中,每每出现中国企业名字时,所见的字眼不是“NR”(Not Responded)就是“AQ”(Answered Questionnaire)。而其他顶尖世界企业特别是来自德国的公司每一组数据都清晰可见。 “就CDP而言,中国与欧美国家有好几年的时间差距。2003年,我们开始向西方公司发放问卷,而中国公司则是从2008年开始。”李如松表示。 不过,在此次披露中,唯一一家有披露得分的中国大陆企业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其2012年的碳排放得分为33分,但遗憾的是并不能对其具体排放数据查询;而与之相对的其余入榜的13家中国大陆企业均无迹可寻。 李如松分析指出,涉及中国企业看不到具体数据的可能性有两点。其一,由于问卷涉及风险、战略、机遇以及数据等好几项内容,而中国一些企业回馈问卷时可能由于数据收集不齐全等原因,只对机遇、风险或者战略进行了阐释,而并没有给出数据;其二,CDP有一种选择披露的机制,因为很多企业选择了不披露,只有商业投资者才能获得数据。 即便如此,中国不少企业也已经开始逐步意识到了气候变化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并且逐步开始愿意将自己的企业信息告知CDP这样一个类似于NGO的跨国组织。 据了解,以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中国100强企业为样本,今年中国大陆有23家企业提交了数据,而去年仅为11家,其中包括联想、中海油、神华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石油等。 李如松表示,这其中包括了进入世界500强样本,不过关于该样本的具体数据情况目前尚不能透露。不过,这其中很多企业选择了部分披露,外界并不能看到具体数据。[NextPage]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服务公司的相关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很多中国企业都不愿把数据交给另外一个组织,担心这样公司机密会泄露;而且就算披露了,附加价值并不明显。 李如松则表示,“像西门子(微博)、拜耳这些公司年复一年的提供数据,如果他们真的觉得外人能够通过这种途径了解公司的机密,那么他们早也不会向我们提交数据了。”事实上,这些西方企业提交数据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树立其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品牌形象。 数据或不准确 另外,“数据不准确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并没有把握企业所提供的数据能够达到100%的准确。”李如松向本报记者表示,如果严格按照ISO 14064的规定,能够精确测量碳排放的企业并不多,但目前并不能给出比例。 据了解,组织层面的碳盘查较为通用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6年发布的ISO 14064和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世界可持续发展研究会联合发布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 根据前述《报告》显示,企业的碳排放绩效领导力指数(CPLI)和碳排放披露领导者指数(CDLI)排名,2012年前十名企业分别为拜耳(德国)、雀巢(瑞士)、巴斯夫(德国)、宝马(德国)、西班牙天然气公司(西班牙)、迪阿吉奥(英国)、诺基亚(芬兰)、安联(德国)、瑞士联合银行(瑞士)、松下(日本)。 李如松指出,“这些世界500强企业,工厂分布各国各地,很难判断所提交数据的准确性。”举一个例子,比如某一跨国公司在中国、巴西、欧洲都设有工厂,但是很多企业往往在欧洲盘查力度较强,而在其他地方的力度并不会那么强,这样的数据肯定就不准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是一个通过投资者的力量来推动的自愿项目,并不是国家强制。理论上来讲,企业没必要向投资者撒谎,这对企业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不过要改变数据不准确这种状况,只有依靠时间。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认证或是国家把碳披露强制化。”李表示。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