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减排 |
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启动 务实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文章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发布日期:2012-08-27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日前正式全面启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称之为“国内碳交易市场建设迈出的标志性步伐”,真正从务虚进入了务实阶段。 去年11月,国家正式明确在上海、北京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目前各试点省市都有所进展,上海与北京的步伐较快。解振华表示,今后国家在能耗及排放强度的约束上只会强化不会放松。 “免费午餐”只会越来越少 “在全国碳交易试点中,上海的步子又快又实。”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说。 据相关部门介绍,上海此次启动试点的范围包括:上海行政区域内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建材、纺织、造纸、橡胶、化纤等工业行业2010-2011年中任何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万吨及以上(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重点排放企业,以及航空、港口、机场、铁路、商业、宾馆、金融等非工业行业中年二氧化碳排放量1万吨及以上的重点排放企业。试点企业应按规定实行碳排放报告制度,获得碳排放配额并进行管理,接受碳排放核查并按规定履行碳排放控制责任。 上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上述范围之外的以及试点期间新增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1万吨及以上的其他企业,在试点期间实行碳排放报告制度,为下一阶段扩大试点范围做好准备。试点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上海重点用能和排放企业内适当扩大试点范围。交易参与方以试点企业为主,符合条件的其他主体也可参与交易。同时,研究并适时引入投资机构参与交易。 相关专家表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对此已有共识。碳排放空间正日益成为紧缺资源,需要更有效率的配置。中国实施碳交易试点,是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节能减排的重大制度创新。 “试点期间无偿分配给企业的初始配额,实际会成为试点企业的一种资产。可以预期,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今后碳排放配额免费分配的比例将越来越小。免费午餐只会越来越少。”相关人士说。 试点三原则:科学、适度、配套 企业是碳交易试点的主体。在能耗总量设定、配额分配、认证核查等试点要素上,必须科学、适度、配套,让企业既有责任感,又有积极性,使得碳交易平台平稳、有序、健康地得到培育。[NextPage] 据了解,在上海的试点方案中,对于试点主体范围的确定就有多方面的考虑:一是考虑选择排放规模大、强度高或增长快的行业,有利于上海碳减排目标的完成;二是考虑选择历史数据和企业能源计量体系基础较好、排放源相对集中的企业,提高试点可操作性;三是纳入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企业数量适中,同时考虑企业减排成本的差异性,兼顾市场流动性和可控性。 在企业碳排放初始配额的确定和分配上,也考虑得比较全面:以历史排放为主、行业基准为辅,适度考虑企业增长空间和先期减排行动,制定出不同行业配额分配方法。对试点企业2013-2015年各年度的初始碳排放配额实行一次性免费发放,以便于企业合理规划、安排生产经营,有效管理自身的配额资产。 解振华说,碳交易试点要与国家节能减排的各项政策协同联动,为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服务。在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上要科学和适度,既要让参与企业有动力,又不能过度增加企业负担。同时要加强碳交易的支撑体系建设,在节能减排的统计、监测、考核及交易标准和制度等方面形成配套完善的总体结构。 参与国际碳市场建设 中国要有发言权 以上海试点启动为“标志性步伐”的全国碳排放交易试点是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作准备。“只有通过务实的探索,有了经验、方法和机制,中国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才有自己的发言权。”上述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 碳排放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创新性市场化手段,可以发挥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节能低碳的发展目标,建立企业碳排放管理制度体系,发展碳市场和相关服务产业。 参与碳交易为企业实现减排目标提供了一条新的、市场化的路径。企业如不能完成减排目标,则可通过在市场上购买不足部分的配额来履行减排责任。同样,企业如通过努力超额完成减排目标,也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其剩余配额,从而获得一定收益。 相关专家表示,企业参与试点,可以获得“先行先试”的优势,先期部署低碳技术的改进,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还可参与到国内碳市场相关标准和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这是一种软实力”。中国通过有效试点,逐步形成平稳有序的全国性碳市场,积累经验,建立一套较为完整有效的交易方法和制度,就可在全球和区域性的碳市场体系中,不仅代表自身,甚至还可以代表发展中国家,拥有相应的发言权。 观察 碳交易中国市场崛起任重道远 公欣 8月16日,上海市宣布全面启动碳交易试点,并要力争成为兼容性、开放性和良好示范作用的碳交易市场典范。据悉,有200家高耗能企业被纳入上海市试点范围。[NextPage] 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目前全国共有7个省市率先展开碳交易试点工作,试点时间为2013年至2015年。随着全国各试点城市碳交易筹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雏形已然显现的中国碳交易市场似乎正待崛起。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我国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另一方面也不断加强低碳领域的政策、技术和资本推动力,以此实现一个人口大国在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碳交易作为节能减排的创新机制之一,既能为我国经济繁荣带来新的资金和活力,也为我国在低碳热潮下到来的碳金融时代争取一定的话语权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各地方在碳交易技术路径、交易模式等方面虽进行了一定探索,但“热潮”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在业务结构上,我国90%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只能卖给国际买家,国内业务主要集中在自愿碳减排方面,占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比例也很小。并且难以回避的是,我国的碳交易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试点城市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决定我国真正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步伐快慢。目前天津、上海、北京等地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我国要建立完备的碳市场交易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难实现大跃进式的快速增长。 碳交易机制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法律、标准、计量、测算、核查、监督、规则等,涉及的行业也十分宽泛,可以说,只要有能耗的地方都可能通过节能而产生节约下来的“碳”。面对如此繁杂的内容,若想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碳交易机制,确实需要相当多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事实上,一个完整碳市场的建立需要满足3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明确设置碳排放总量,然后对减排地区及减排行业的排放额进行合理分配,使碳排放配额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从而赋予碳资产交易一定的物质基础。但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减排配额体系,即使确定排放总量,技术手段也难以确保碳排放额的公平分配,在诸如碳交易标的物的确定、排放源的监测核查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其次,只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市场才能给碳交易带来较好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进而实现碳交易,发现价格、降低交易成本和规避风险的市场功能。自2008年北京、上海和天津成立了三大环境交易所之后,杭州、武汉、大连、广州等城市纷纷跟进。据悉,全国还有多家碳交易所在建或列入当地政府规划,遍及全国各区域、各省市。从实际效果来看,碳排放交易所大多并无实质性业务。同时,目前国内企业对于碳交易并未形成统一概念,虽然也有很多企业自愿加入到碳交易体系当中,但并非市场主流,在碳排放难题集中的钢铁、化工、建筑等领域鲜有碳排放大户参与其中。[NextPage] 第三,为确保碳交易产品减排量的真实可靠,必须有独立第三方的科学认证体系。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如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计算、监测还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经验可循。目前,通过一系列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国内很多重点企业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在能源监测统计、汇报审计等方面建立了一定技术、设备和人才的基础,但仍不够。 没有可借鉴的有利经验就没有尽善尽美的方案,当前中国碳交易体系的不健全,仍需要时间来慢慢修补和填充。当然,在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气候变化、争夺全球碳交易市场更多主动权的背景下,我国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碳交易体系中政策措施、交易规则、核查体系以及市场监管体系,让碳交易从务虚真正走向务实。否则,碳交易市场的滞后,不但将严重阻碍市场机制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上争取更多的定价权和主动权,甚至在不远的将来,“贸易霸权”或许还会上演,今年1月份的欧盟碳关税事件无疑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国内碳排放交易将大规模启动 低碳产业有望受益 王文嫣 2012年伊始,“碳交易”突然成为热门词汇。1月上旬,国家相关部委正式宣布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以较低成本实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这标志着国内碳交易开始实质性地启动。从林业部门的最新动向来看,目前积极推行的林业改革为正在构建中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起到了促进作用。 有分析认为,随着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水泥等高耗能产业的生产成本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比例有所下降,而低碳产业有望因此受益。 发展国内碳交易势在必行 从2011年起,碳排放成为国际社会焦点问题。2011年3月,欧盟通过了将航空业纳入欧盟现有的碳排放交易机制(EU ETS)的决议,并从今年1月1日起向飞经欧盟的航空企业征收碳税。据初步估算,仅2012年,中国航空企业至少将增加8亿元的碳税成本。 事实上,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测算,2008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为69亿吨,占世界排放总量的22%。另据有关专家测算,到2020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接近100亿吨,有可能占世界排放总量的33%。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只承担自愿减排的责任。 另外,中国又是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最大的卖方。全球碳交易活动最主要依据《京都协定书》规定,允许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购买一部分减排量,用于抵消规定的指标。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可提供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占到世界总需求的 50%以上,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获签发核证减排量(CER)数量超过4亿吨,是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最大的卖方。但目前中国CDM项目主要“出口”,国内市场几乎为零。[NextPage] 然而,在2011年年底召开的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明确表态愿意在 2020 年之后有条件地接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减排协议。因此,中国构建标准化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已到了势在必行的阶段。 多方力推碳交易体系建设 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就在五省八市启动了低碳试点工作,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发展模式。而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更是在3年前就已成立并开展自愿减排交易。上海举行世博会期间,万科馆等一批展馆都参与了自愿减排交易项目。 国家发改委宣布7个省市将首批试点开展碳排放交易后,还要求试点地区通过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制定相应法规和管理办法,研究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方案,逐步形成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加强碳排放交易支撑体系建设,制定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总体方案。 日前召开的2012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传出消息,我国将制定林业碳汇项目、碳汇计量监测资质管理办法,争取将林业碳汇纳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据悉,林业部门已经组建了华东、中南和西北3个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去年11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先行在浙江义乌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 国内减排问题研究人士判断,不需要太久,国内或许就会推出区域性的强制性减排交易或者碳税征收政策。据中信证券研究报告分析,短期内征收碳税未被提上议事日程,若开征将使水泥制造等高耗能行业成本大幅上升,将进一步提高行业门槛。研究机构普遍认为,一系列碳减排政策将直接利好低碳环保产业。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