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减排 |
乌海“311”工程,中国节能减排的典范之作文章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 发布日期:2011-04-01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本报讯)日前,乌海市泰和煤焦化公司烟道尾气余热循环利用项目正式竣工并投入运行,该项目是乌海市政府组织实施工业余热循环利用“311”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实施标志着乌海市工业余热循环利用“311”高科技示范工程的正式全面启动。 乌海市工业余热循环利用“311”高科技示范工程是指利用3年的时间,通过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排热系统进行改造和热能回收、储存、梯级利用,建成年节约标准煤100万吨以上,减排二氧化硫1万吨以上的余热、余压综合循环利用项目。 “十二五”规划纲要和2011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特别是在“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提到要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在“十二五”规划中,节能环保、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都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这是号令,更是压力,尤其针对那些以能源消耗大的地区,如何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从节能环保和科技创新中赢得竞争优势? 乌海“311”工程值得探究! 乌海市工业余热循环利用“311”示范工程为地区性和行业性节能减排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通过该项目的成功示范,把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政府政策引导+科学规划项目+金融政策支持的高效组合方式进行了尝试,为节能减排项目探索了科学、高效的市场模式,该机制可以向能耗较高的地区与行业进行推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朱开来先生如此评价。 促进了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311”项目建成后,通过技术进步,把电力、焦化、冶金、化工等企业的余热、余压进行回收、发挥余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一批配套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和循环利用的同时,也促进了乌海产业结构的调整。乌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玉臻在“311”高科技示范工程现场会上指出将余热循环利用试点工作加以推广,全面推进余热循环利用工程,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提升了地方企业市场和产品竞争力,“311”项目整体完工后,年节约100万吨标煤以上,如果用火车运输这些标煤,相当于330个以上专列的运煤量,将为乌海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5.5亿元以上;冯玉臻副市长在现场会总结时指出,“我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加快推动经济转型,提高产业层次,这就要向科学技术要资源、要环境、要效益、要发展,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指出,政府“要抓紧制定标准,完善政策,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乌海“311”工程的实施为昊华储能这样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企业提供了施展技术优势的平台,用技术优势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效益,乌海不仅实施了节能减排工程,同时还扶持了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们公司成立的前3年,在资金很困难的前提下,仍坚持做技术研发,我相信储备的技术才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现在节能减排产业的春天真的来了,我们的技术就要开花结果了,公司除了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外,节能环保乌海产学研基地也已建成,可能还有国内在该领域顶尖的科研机构和技术型企业来落户,与地方传统产业进行嫁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乌海昊华储能公司董事长谢平伟乐观自信地告诉记者。 中国目前的发展面临着GDP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乌海“311”工程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它的实施不仅对乌海,也必将对全国其他地区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示范意义。“自乌海现场会开过后,几乎每周都要接待全国各地来公司考察交流的政府和企业代表,寻求技术和产业方面的合作,希望把企业节能减排的任务和项目委托给我们公司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实施,我们已连续三周都没有休息了”昊华储能北京研发中心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受了我们电话采访。 随着乌海“311”工程的逐步推进,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探究还将继续。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