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减排 |
我国掌握国际节能减排标准领域话语权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报 | 发布日期:2010-11-25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 本报记者 徐 风/文 不久前,ISO技术管理局通过了由我国提出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工业企业和区域节能量确定方法新技术委员会”提案,并由我国承担该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这是我国承担的第一个节能减排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我国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 同时获得通过的还有我国提出的国际标准提案,这是一项包括改造项目、工业企业和区域3个层面节能量计算技术通则的国际标准。 据了解,2006年,ISO理事会提出在能源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应采取更加主动的工作模式,特别强调了自上而下的标准化工作模式,以区别于以往由各成员国提出项目的方式,并决定成立能源战略组。得知这一情况后,中国国家标准委即申请派员承担该战略组领导层的职务,ISO技术管理局任命法国能源环境署的一位官员和我国国家标准委公交部(现工业一部)副主任杨泽世为联合主席。战略组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ISO能效与可再生能源标准工作的缺口、优先领域,提出ISO进一步工作的建议,与相关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在充分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年初,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全面研究了节能量确定领域国际标准需求的情况下,提出了“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工业企业和区域节能量确定方法”的国际标准新工作领域提案。据该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分院博士李鹏程介绍,国际标准新工作领域提案如果获得批准,可能成立某个技术委员会所属的分技术委员会,甚至工作组;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领域提案,就可能成立一个技术委员会,而技术委员会是ISO最“高”的标准制定、修订机构。这一提案先是由国家标准委工业一部的杨泽世副主任在ISO会议上作了介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根据反馈情况对提案进一步修改,再经国家标准委向ISO提交。ISO首先将这项提案在相关成员国内进行投票,按照程序,只有通过成员国的投票,才能在ISO技术管理局会议上进行投票。由于技术准备充分,2009年9月中旬,该提案在ISO成员国内投票获得通过。 但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最终要通过ISO技术管理局批准。为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针对相关成员国投票时提出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整理,准备了有针对性的回复意见,为提案的通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NextPage] 据介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就从事节能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承担了包括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内的3个节能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组织制定了《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等200余项节能领域的国家标准,培养了一批节能标准化的专门人才,并与国内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在相关领域具备了较为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 众所周知,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选择,各国都加大了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和措施的工作力度。但是,确定技术及政策措施节能量的ISO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状态。本次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的《改造项目、工业企业和区域节能量计算技术通则》国际标准,规定了改造项目、工业企业和区域的节能量测量、计算和验证的通用性技术条件以及区域实施各类节能政策措施(如强制性标准、税收优惠、补贴项目、宣传项目等)的节能量确定方法。包括既有和新建建筑设施、工业设备及工艺节能改造项目的节能量测量、计算和验证的通用技术条件,还规定了工业企业节能量测量、计算和验证的通用技术条件,适用于评价工业企业在自愿性或强制性机制下的节能活动。这项标准还将有助于消除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节能机制的技术障碍。 据介绍,中国、美国、欧盟开展节能量确定标准化工作都有20多年的历史。我国早在1991年就首次发布了《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1992年又首次发布了《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国家标准。美国于1996年发布了《北美测量和验证协议》,到1997年的第二版正式更名为《国际能效测量与验证协议》。欧盟于2006年发布了《终端用能能效和能源服务指令》,提出了开展能源服务和其他能效提高措施的要求以及相应的节能量目标。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相对有限的能源供应之间的矛盾常常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而节能技术和政策措施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只是由于缺乏节能量确定的国际标准,很多国家在采用和评估节能技术和政策措施时遇到了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 李鹏程说,新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对掌握国际节能减排工作的话语权,服务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扩大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此次提出的节能量确定相关国际标准建议是推动节能技术和相关技术政策实施的基础性,也是建立市场化节能新机制,开展区域及行业节能管理、减排管理的关键技术基础。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