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减排

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

文章来源:人民网 | 发布日期:2010-10-16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王静 杜燕飞) 今日上午能源、经济和环境论坛暨2010年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低碳能源实验室何建坤教授出席论坛,并作题为《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与我国低碳发展对策》的报告。何建坤在报告中指出,

  以下是文字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能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我们国家低碳发展的一些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介绍,一、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和形势。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三、关于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低碳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一、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和形势。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主要的就是全球的气候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88年,联合国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做“政府间气候变化专职委员会”,英文的缩写是IPCC,大家会经常在报刊上看到这个机构的名称和他们的一些结论。IPCC现在正在进行第五次评估报告的准备工作。在IPCC评估报告当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结论:第一、自从上个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50年以来,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的变化,自从上个世纪百年以来,全球的地表平均温度已经升高了0.74度,而且当前仍然在以每10年0.2度的速度在上升。所以,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

  第二、当前的全球气候变暖形成的原因主要的是由于人为的社会活动引起的。人为的活动,包括能源消费,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和森林的砍伐所造成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开放。另外,还有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比如水泥生产过程石灰石的分解,以及其它的一些工业过程,排放出二氧化碳、甲烷等等一些温室气体。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高。工业革命前大气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280个PPM,1个PPM是百万分之一,到目前为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升高到385个PPM,已经上升了100个PPM。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导致温室效应的增强,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当然,大气中本来就有温室气体的存在,比如大气中本来就有280个PPM的二氧化碳存在,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温室气体存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才使得我们今天地球的平均温度维持在15度左右,这样一个比较宜居的环境。如果大气中根本不存在二氧化碳这样的温室气体的话,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应该在负18度左右,但是当前的问题在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在不断增加,而导致温室效应不断加强,使当前的气侯仍然在呈一个不断变暖的趋势,所以,就导致气候系统发生变化,这是当前需要研究和应对的问题。

  第三、当前的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带来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这些影响以负面影响为主,气候变化会引起海水的膨胀,导致海平面的上升,从上个世纪以来,全球的海平面平均已经上升了17个厘米,预计到本世纪末还会再上升20到60个厘米,而且气候变化还会引起降雨量的不均、农作物产量的下降、自然生态的退化,特别是会导致一些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增加和增强,比如极端炎热,极端寒冷,以及台风、飓风、风暴潮等等极端气候事件。

  当前,尽管气候变化本身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从现在的科学认识上看,仍然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哥本哈根大会的前后,也不断的有人和媒体对IPCC的报告提出一些质疑或批评。但是,从目前来看,国际社会主流的意见还是IPCC报告所代表的这些结论和它的评估的一些结果。当前的一些不同的意见和争议,都不足以影响IPCC报告主流的结论和它的权威性,以及公信力。所以,IPCC报告就有了第四条意见。 第四、尽管气候变化本身和它的影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但是为了防止气候系统的变化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性风险的发生,国际社会要共同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各国政府的共识。由于有了这样的一个共识,所以国际社会也就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1992年,联合国的环境和发展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当前已有192个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当中提出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原则。[NextPage]

  目标就是要减少人为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大气当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使未来的全球的温升要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幅度范围之内,以防止自然的生态系统发生一些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的变化。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主要由两条,还仍然是今天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这个原则在报刊上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这也是当前在气候变化领域斗争过程当中,发展中国家经常提到和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原则主要的内涵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当前很高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所以,两条理由: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发达国家应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二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它主要的含义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当前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来进行。

  根据公约的目标和原则,1997年,在日本的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2008—2012年五年的承诺期内,规定了他们量化的减排任务,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五年内,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要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减少5%,并且把这样一个总体的目标分解到了每一个发达的国家,也就是在公约上列了一个表,叫做附件一国家,附件一国家就是传统的OECD的发达国家,再加上东欧和前苏联经济转轨的国家,其它的都是发展中国家,在公约的框架下叫做非附件一国家。

  到2012年面临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的到期,在印尼的巴厘岛召开的第13次公约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巴黎路线图”。“巴黎路线图”有明确的含义,也就是要开展一个新的谈判的进程,一方面在公约下进行谈判,就是要讨论公约下的缔约方,其中包含发展中国家如何进一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确保公约目标的实现。第二,就是在议定书下的谈判,主要的是讨论发达国家在2012年第一个承诺期之后,进一步的温室气体的减排的指标,也统称为“双轨的谈判进程”,“巴黎路线图”决定在去年的哥本哈根大会上最终形成协议。去年年底的哥本哈根大会缔约方都派了代表团,其中包含11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这是二战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全球范围内的谈判的会议。哥本哈根的大会,经过了激烈的磋商和讨论,以及斗争和争论,最终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应该说只是一个政治的协议,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决议,因为在公约下的谈判,它的原则就是广泛参与,协商一致,任何的决议,要所有的缔约方同意,一致,才能形成一个法律约束力。哥本哈根协议产生比较仓促,由于程序的原因,有一些拉美国家反对,所以没有形成一个约束力的协议。但是,作为一个政治的共识,哥本哈根协议还是起到了“巴黎路线图”所推进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可以作为下一个阶段进一步谈判的基础。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