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减排 |
发展低碳农业四川如何突破两大瓶颈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 发布日期:2010-10-14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核心提示 四川是较早接受低碳概念并探索碳汇交易的省份,具有发展低碳农业的巨大潜力,也具备发展低碳农业的基础和条件。目前所面临的两大发展瓶颈,一是缺乏适合省情的适用技术,二是尚未形成以农民为主体,实现农民增收的市场机制。鉴于此,四川发展低碳农业需要从技术路径和经济路径两个方面取得突破。 李晓燕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是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而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固碳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新特征,具备“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农村金融”多元功能。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新的形态。 四川是农业大省,也是较早接受低碳概念并探索碳汇交易的省份,具有发展低碳农业的巨大潜力,也具备发展低碳农业的基础和条件。从目前各市州的探索来看,四川发展低碳农业面临两大瓶颈,一是缺乏适合省情的适用技术,二是尚未形成以农民为主体,实现农民增收的市场机制。从这两方面考虑,四川发展低碳农业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一是技术途径。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路线有两层含义:一是低碳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这是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的源泉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二是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这是联结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桥梁,是低碳农业科技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条件。具体来说,四川发展低碳农业,可采取以下几个技术途径: 积极发展适用技术。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要结合四川农业的发展阶段和生产条件,积极采用适用技术。研发并推广各种节碳固碳技术,改变农业传统耕作、经营模式,包括减少高碳能源及化肥应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良固碳型农业品种、推广农业固碳技术、重建农业湿地系统等。 实施“中短期联合开发、长期自主研发”的技术策略。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四川省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科技推广体系尚不完善,专业型人才大量缺失,在短期内自主研发各类低碳农业技术难度很大。国内很多省区已经开展了低碳农业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还在低碳农业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如新疆采用的粮食作物免耕种植技术,黑龙江采用的稻壳发电、秸秆固化和稻壳碳化技术,江苏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发展沼气、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产业和生物质发电,福建、浙江采用的低碳型高效循环农业技术等。鉴于此,我们可以结合省情,近期选择一些适合的技术与其他省区进行联合开发,或者通过购买等方式直接使用该技术,以降低研发成本,加快低碳农业的发展。但是,从长远角度,四川仍然需要加大低碳农业技术的自主研发。 加强多元化技术推广。四川省应立足于整合、巩固、提升现有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资源,形成以公益性为取向的低碳农业技术推广基础网络。同时,调动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发展低碳农业技术扩散载体中介机构,建立以经营性为取向、多元灵活的低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是经济途径。经济途径就是利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手段,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挥激励效应,引导农民发展低碳农业来实现增收。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民增收有两种渠道:一是农民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减少碳排放,并把碳排放量通过碳交易平台向国内外企业销售,从而获得收益。这也是低碳农业金融功能的实现过程。二是低碳农业产业化,即低碳化生产、加工、销售农产品,并实施品牌战略,创建区域低碳农业品牌,将获得“绿色通行证”的低碳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使农民获益。这两种渠道都需要建立相关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将企业、碳交易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联结起来,实现农民增收。 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经济途径是,一方面形成“企业—碳交易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碳交易机制,农民通过销售碳减排量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形成区域低碳农业品牌机制,注重产业化发展,打造低碳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建立农业碳汇交易机制。农业碳汇交易机制包括农业碳交易三大主体(企业、农村专合组织和农民),碳交易机构和相关机制 (农民利益共享机制和专合组织订单机制)。其作用机理有三个层次:一是“企业—碳交易机构”。加入碳交易机构的企业自愿并从法律上联合承诺,通过购买补偿项目的碳减排指标,完成其定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农业碳汇等项目去弥补未完成的减排目标或超额排放。二是“碳交易机构—农村专合组织”。专合组织将农民组织起来,帮助有意愿实施低碳农业技术的农民签订合同或者订单,并将其减排的温室气体指标集合在碳交易机构出售。三是“农村专合组织—农户”。专合组织通过订单机制与愿意提供碳汇的农民签署合同,然后将集中销售碳减排量的利润按签订的合同返给农民。 建立区域低碳农业品牌机制。区域低碳农业品牌机制把种养殖基地(专合组织成员)、国际市场(品牌与份额)、科研(技术支撑)、龙头企业(商品化处理)等各项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产、供、销、研一条龙的低碳农业产业链,创建符合国际绿色标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低碳农业品牌。四川实施低碳农业品牌战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致力于低碳农业资源开发、低碳农产品基地建设、低碳农业科技研发、低碳营销网络拓展等,构建独特的、自成品牌的“低碳产业链”。二是加强品牌建设。一方面争取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这将使产品具有较高公众美誉度,另一方面向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特色村工作委员会申请,争取获得亚太(国际)低碳农业奖或其他国际国内农业奖项。三是注重品牌宣传。通过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和多方位的广告企划,将品牌系列农产品与低碳、环保、健康、清新联系在一起,凸现低碳农产品的环保、安全、营养功能,取得长期的市场购买认同,从而赢得市场、赢得声誉、赢得形象。(作者单位: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