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减排 |
节能减排“攻坚战” 关键还是看政府?文章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 发布日期:2010-08-10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上半年,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和能耗指标反弹等现象频出,意味着节能减排与落后产业既得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冲突日益激烈 8月3日,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不降反升。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约束性指标,中国单位GDP能耗五年要下降20%左右。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短短6个月,要完成6%以上的降耗任务,而去年一年也才下降3.61%。形势已不是一般的严峻。 值得反思的是,2010年初,不少省份还在想方设法抓项目、抢进度,为保增长而拼搏。到了年中,蓦然发现距离五年前定下的节能减排任务目标仍然“任重道远”,个别地区甚至“渐行渐远”。忧虑之余,需要统筹考虑节能减排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 其实,在这一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的过程中,国内不少地方都遭遇到同样的困境:随着一些大项目的投资上马,原来好不容易降下来的能耗指标又升上去了,使得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更加困难。一些地方人士感叹说,这真是“项目上去了,节能成绩下来了”。 本刊记者采访发现,导致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新上项目推高能耗指标的同时,一些有助于节能减排的新工艺却因政府部门引导不够得不到及时推广,以致节能减排出现“易增难减”现象。有关人士呼吁,各级政府真正树立低碳经济理念并抓紧出台落实措施,才是节能减排治本之策。 项目上去,节能下来 4月20日,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乙烯工程项目,浙江宁波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龙头装置——乙烯裂解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乙烯。然而,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的镇海炼化100万吨乙烯工程,带给浙江人的也不全是喜悦。 “由于镇海炼化100万吨乙烯正式投产,将新增200万吨标煤的能耗,从而导致全省单位GDP能耗升高近2%。”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十一五”前四年浙江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7.3%,本来今年只要下降3.2%就可以完成20%的既定目标,但有了这个项目,下半年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难度无疑大大增加了。 这样的担忧很快成了现实。镇海炼化大乙烯工程6月份正式投产后,上半年即新增能耗50万吨标煤。另外宁波钢厂和华东铝业两家企业因产能扩张净增能耗70万吨标煤,仅这三个项目便使得全省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上升约1.5个百分点。结果是,上半年浙江省单位GDP能耗下降不到1%,意味着下半年降幅要达到5%以上才可能将全年水平平均至3.2%![NextPage] 项目上去,节能“成绩”下来。在危机应对、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新上项目或扩大产能导致能耗升高的不只是浙江省。今年上半年,安徽省32户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增幅超过50%,净增长127.24万吨标准煤,其中安庆石化、枞阳海螺、铜陵富鑫钢铁等耗能大户能源消费量就增长了20万吨标煤,导致上半年这个省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仅为3%左右,全省17个地市仅1个市的能耗降幅达到5%的年度目标要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为《瞭望》新闻周刊解释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事实上妨碍了国内的“节能”工作。2009年在保增长的压力下,一些地方重化工项目纷纷上马,致使当年单位GDP能耗仅下降3.6%。 市场“无意”抑或政府“无意” 本刊记者调研发现,在各地政府对部分行业能耗回升感到棘手的同时,一些已经开发成熟的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材料得不到及时推广,致使原本可以在节能降耗上做“减法”的“对冲”效应发挥不出来,格外令人扼腕。 兰建平说,近年来各地各行业推出了不少节能减排新工艺,有的已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巨大效益,但也有的企业发明的新工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推广,结果就是出现了能耗指标“易增难减”或是“有增无减”的怪现象。 作为在香港上市的国内建筑业龙头企业,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年致力于研发节能省地型环保住宅与公共建筑,实现了管桩、大型屋面板及木制品等建筑用材的流水线生产,从而使得建房屋像“搭积木”一样便捷,其工艺流程比传统建筑业节材20%、节水60%、节能65%,缩短施工周期2/3以上。这套住宅产业化工艺及产品在国外很受欢迎,宝业集团年出口额达到5000万美元。 但是住宅产业化工艺在国内市场推广却很慢。该集团董事长庞宝根说,权威统计表明,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直接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达30%~40%,因此住建部前几年就大力提倡推广“四节”建筑,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但由于各地没有出台跟进措施,也没有制定住宅建设的强制性能耗标准,所以多数人还是习惯用“泥水匠”的老一套工艺。 浙江华欣控股集团是又一家感到“有力使不上”的企业。这家企业通过创新化纤着色技术,实现了在纺丝过程中直接产出五颜六色的彩色丝,使下游纺织企业可以不用印染直接织造出颜色鲜艳的各色布料,其每吨彩色化纤丝可帮助下游企业节省综合耗能折合电能11000度、节水232吨、节省化工染辅料150公斤。 该集团董事长曹欣羊说,目前中国化纤纺织业综合能耗比世界平均能耗高2~3倍,化纤印染业每年产生的污水近45亿吨,如果全行业能推广彩色纤维工艺,无疑将大大减轻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压力。“我们打报告希望有关部门支持、引导推广新工艺,有的部门来考察后嘴里都说好,就是没行动,”曹欣羊说,也许大家都习惯了“纺织——印染”的老流程,怕推广新工艺影响印染行业的就业吧。 “是企业有心、市场‘无意’呢,还是政府‘无意’?”一些专业人士提出,推广节能减排新工艺必然会触犯原有工艺使用者及其群体的利益,甚至在一定时期内会影响到地方的GDP增长,难以得到推广的原因并不难理解。 “攻坚战”也要“持久战” “十一五”规划剩下的时间只有不到五个月了。面对目标仍然有些遥远的节能减排任务考核,各地各行业的“攻坚战”均已打响。 浙江省政府在6月初便发出通知,明确提出要以更大的决心,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要组织开展对各市政府去年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落实奖惩措施,加大问责力度。到今年底,将对各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算总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地区,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NextPage] 在浙江省政府一再强调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尽快扭转节能降耗下降不快局面的情况下,这个省有关部门已出台强力措施,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管和调控,包括在电力迎峰度夏期间,直接对1160家高耗能企业实施关停措施。据测算,在7、8、9三个月,这批企业轮流停产15天,每小时可节约100万度电,节约2000多吨标煤。 安徽省也已明确政策,要千方百计淘汰落后产能,确保今年淘汰的落后产能三季度前全部关停。同时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对年耗能万吨标煤以上的228户重点用能企业加强能源利用状况监控,按月发布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控调度报告,重点关注7、8、9月三个关键时间节点,发现异常及时预警调控。确保今年节能220万吨标煤。在迎峰度夏或迎峰度冬的关键时期,“勒令”高耗能及落后产能过剩的企业避峰让电。 李佐军说,国务院要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目标的决心很大,各地肯定是要不遗余力、想尽各种办法来完成任务的。在措施选择上,应该分短期和中长期,短期运用一些行政手段,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直接关闭一些企业和项目,但从中长期来看,行政手段不应该成为最重要的手段。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提出,节能减排不是一蹴而就的,打“攻坚战”的同时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攻坚战”只能解决一些“皮毛”问题,并不能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下半年不应是一个终结或一个阶段,而是作为“十二五”的一个开始篇,作为一个起步,要着眼于今后15年甚至20年,把我们的战略部署调整得更到位。 关键看政府 节能减排,不能也无法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目标固然重要,但是,查找出影响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从而制定对策抓好落实,才是更为负责任的做法。 庞宝根说,在北京市区各条街道,一栋栋新起的高楼大厦都是大片大片的玻璃幕墙,玻璃幕墙不但易造成光污染,而且由于隔热效果差等原因,能耗要超出普通建筑一倍以上。这些道理大家都懂,问题是没人去管,经常是节能减排叫得响,但是怎么节能不去想,有了办法也不用,既不制定各行各业的强制性能耗标准,也不去引导推广新兴工艺。 曹欣羊说,现在一些地方推进节能减排过程还是跟GDP结合起来的,对于不能增加GDP的节能减排新工艺没什么兴趣。比如很多地方热衷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名义上是清洁能源,实际上呢,生产每千瓦多晶硅耗电量高达8100度,出口过程中还要拿出口退税,这不是发展了一个高能耗产业为欧美打造清洁能源吗? 他认为,节能减排要走出能耗指标“易增难减”的困境,政府应真正树立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以“凤凰涅槃”的勇气,切实转变各行业尤其是高能耗行业的发展方式。在具体措施上,应明确商品的碳含量概念,分地区、分行业、分商品逐步试点推广碳标价、碳交易,从而推动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项目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多位受访专业人士认同,节能减排任务很艰巨,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任务更艰巨。如果不能在发展方式上明确“低碳化”的终极定位与机制保证,一旦经济再次陷入低谷需要重拾扩张政策时,各地政府是否又会重新绕进“保增长-推高能耗-用行政手段压项目”的圈圈里?(胡作华 姚玉洁 杨玉华)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