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减排

财经国家周刊:谁有资格进入低碳城市行列

文章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 发布日期:2010-07-21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大拆大建通常是高碳的,豆腐渣工程必定是高碳的,重复开挖的道路必然是高碳的。只有消除了此类现象的城市,才有资格进入低碳城市的行列

戴星翼

近来随着低碳经济的升温,我国许多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口号或设想,甚至还有提出“零碳城市”的,而更多的城市也开始加紧制定自己的低碳城市路线图。

这些新的现象,反映了我国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正紧随中央的步伐,以更为积极的态势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由此产生的碳减排要求。但蜂拥而上的低碳城市也暴露了一些在我国常见的老毛病,如基础不扎实,准备不足等。

低碳城市道路是坎坷的。但在许多人意识中,常常视之为纯粹的技术活。人们倾向于忽视问题的复杂性,而选择相信低碳尤其是新能源技术带给我们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仅会赠予我们美好的环境,还会带给我们新的产业和发展机遇。于是展示在我们眼前的,装了几块光伏板的建筑就被称之为低碳建筑,拥有一两家光伏企业或风机生产商的城市就敢称低碳城市或“太阳城”之类。

成本必须是认识问题的切入点。以电力为例,无论煤电还是风电,对能源消费者而言在效用上并无区别。如果清洁能源或低碳能源价格较高,其本质相当于对能源用户加税。而众所周知,税收对经济有抑制作用,这是真正的宏观工具,清洁能源与高碳基能源的价格差距越大,普及新能源所带来的对经济的抑制作用也越大。由此可以获得关于低碳能源的两种基本的立场。

其一,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和核电的使用或能源结构升级是有代价的。一座城市要实现能源升级,必须使其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提升到能够承受相应成本的水平。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是能源升级的前置条件。以产业升级为能源升级开拓承受空间,以稳步的能源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应该成为低碳城市的一项重要策略。伦敦和东京等历史上的工业城市在能源升级和产业升级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其二,新能源的开发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投入。没有未来能源就没有文明的未来。为此,有志于在新能源领域建功立业的城市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要试图以大跃进的方式在短期内建立起庞大的先进产业,不要搞泡沫经济或政绩工程,而是要着眼未来,重视基础,扎扎实实地突破并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注重新能源发展所必需的技术配套和产业配套,最终方能大有作为。欧洲丹麦等国在拥有坚实的研发和制造实力的前提下,约付出了15年的努力,才使风电成本从常规电力的十几倍下降至接近后者的水平。因此,我国的“太阳城”们更应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在优化能源结构的同时,低碳城市需要控制对能源的需求和提高能效。以往相关思路也是技术化的,或注重产品能耗的降低;或推动高能效产品如节能灯之类的普及;或强调节约。应该说这些措施都是必要的,但远远谈不上充分。依据我国承诺的强度减排的特点,打造品牌,提高品牌价值;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品;加强管理,减少浪费,都是提高能效和控制需求的手段。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注重服务业的成长,防止因GDP主义而导致的重化工业过度发展,所有这一切,都能够显著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和碳排放,是更为宏观的碳减排措施。

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低碳城市应该是用尽可能少的碳排放,为人民群众创造尽可能高的福利。低碳城市的一项基本原则,应该是这两类碳排放创造的人类福利最大。由此导致两个要求。一是设施确实向市民提供了充分的效用,而不是面子工程或政绩工程。门庭冷落的机场是高碳的;起降频繁的机场由于其碳足迹摊薄至广大消费者,因而是低碳的。二是设施的寿命应该充分地长。寿命为百年的建筑,其碳足迹只占总排放的二成,而寿命为30年的建筑,这一比重大致会上升至六成。所以,大拆大建通常是高碳的,豆腐渣工程必定是高碳的,重复开挖的道路必然是高碳的。只有消除了此类现象的城市,才有资格进入低碳城市的行列。(作者系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