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减排

何建坤:以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 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

文章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10-06-29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2010年中国绿色工业论坛于6月26日~27日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金融界网站为您全程直播。

论坛上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发表了主题演讲,他指出,当前新能源和能效技术的快速发展意味着新增大量的投资,这种投资必然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技术经济竞争的重要领域,所以我们要抓住世界低碳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国家政策激励,与企业自身发展动力相结合,加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打造我们国家自主的低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以下是何建坤的文字实录:

何建坤:各位领导,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绿色发展与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低碳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的需求,也是应对气侯变化必然的战略选择。从国内来讲我们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同时由于我们石油进口已经超过了50%,所以也面临能源安全的挑战。另一方面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要求大幅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我们国家当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增长快的趋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经济的发展要求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应对气候变化又要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大幅度地缩减,缓解这一对根本性的矛盾,我们只能走绿色经济、低碳发展的道路。发展这样一个绿色经济和低碳化的现代化的道路最根本一点,我们必须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新型产业,这是我们国家当前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的支撑。全球应对气侯变化的进程推进了全世界范围内低碳技术的创新,对低碳技术的需求非常的强劲,而且低碳的技术也成为当前世界技术发展的前沿和竞争的重点领域,掌握了这点就掌握了核心技术竞争力,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低碳技术的创新,适应世界低碳发展的潮流。

在技术方面首要的是我们必须大力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大幅度地降低GDP的能源强度和碳强度,这是我们国家中近期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之前,国家提出了到2020年我们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主要的途径是两个,第一个就是大力节能,降低GDP的能源强度,第二个就是要改变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和无碳能源,在保证能源供应的同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水平。为实现这两个途径,节能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它在未来实现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40%到45%的情况下,节能的贡献率要达到80%左右,能源结构贡献率大概在20%左右,所以我们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二氧化碳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现在由于我们的技术比较低,尽管我们发展非常迅速,但是近期内很难起到主导性作用。

有统计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55%,同期GDP能源强度下降53%,所以在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的贡献率当中,调整能源结构的贡献率只有6%左右,到2020年我们可以达到20%左右,随着未来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技术不断增大,到2030年以后争取能发挥到主导的作用。随着我们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我们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的增长可能要持续到2050年左右,经济发展、能源需求还会有持续缓慢的增长,但是我们这种能源需求的增长量,应该在一定时期后主要依靠发展新能源可和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消费量尽可能要在2030年开始下降,这样使能源增长支撑经济增长,但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持续下降,实现经济的发展和二氧化碳排放能够进行脱钩,所以我们未来调整能源的结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我们未来的体系建设当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NextPage]

这是一些我们新能源和核能技术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必须进行交通领域的能源的替代。当前主要消耗的是石油,这个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对我们的发展存在着威胁。所以对交通领域方面的调整对我们发展会有重要作用,这个方面的发展将来速度会是非常快的。此外我们发展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埋存技术,是我国长期实现低碳排放的重要备选技术之一。当前在美国参议院正在审议的美国能源安全和应对气侯变化的法案当中,如果一旦通过,那么到2020年以后,美国新建的燃煤电站!排放量必须满足降低65%的标准。那么我们做捕集技术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在40到60美元,这样高额的捕集成本现在不会商业化采用。但是一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紧张,这个也是可以考虑的。当然这个技术也可以跟其他技术相结合,可以发展氢能经济,这也是未来一个重要的途径,这些我们都需要进行技术的创新,能够在未来发展当中和发达国家的竞争当中,有我们自己的独特优势。

总体来看,我们国家要以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制定了中长期能源战略,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当前我们制定国家的能源战略,传统上能源战略的制定都是以保障供给为前提,所以当前由于我们既受到国内资源环境的制约,又受到气候变化的挑战,所以我们在制定能源战略的过程中,在保障供给的同时要引导需求,要把资源环境制约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限制作为一种约束性的因素考虑在我们能源战略制定当中。所以我们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国内可持续发展内在的要求,我们到2020年实现GDP碳强度如果下降45%,能源强度下降40%的话,如果说之后GDP增长速度维持在8%,到2020年我们一次能源需求也要超过50亿吨标准煤,是2005年的一倍多,如果未来十年之内GDP增长速度达到10%,当前这样一个高的增长水平的话,那么到2020年我们一次能源总需求量就会超过60亿吨标准煤,这对我们承受资源供应的承受能力和区域环境的承载量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在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同时,也需要更大幅度地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的强度,和相应能源的强度,这样才能实现国内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以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和理念来指导技术选择会改变未来技术发展趋向和发展标准。传统技术评价是考虑技术的成熟度和它的经济性能。现在要增加两个围度,考虑这个技术对我们国家能源安全的改善和环境相适合的环境排放的减少,两个围度也要密切结合起来。所以当前新能源和能效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新增大量的投资,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能源和智能电网将成为两大战略性的新型产业。下面这张图是一个预测,左边低的柱子是如果全球没有一个紧迫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未来在低碳能源领域每年的投资。右边柱子是表示如果全球实现控制温升2度的目标,每年在低碳领域的投资要是正常情况下的10倍左右,每年要有1.2万亿美元。这个大量的投资必然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技术经济竞争的重要领域,所以我们要抓住世界低碳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国家政策激励,与企业自身发展动力相结合,加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打造我们国家自主的低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NextPage]

当前我们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的方式,是当前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的切入点。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我们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这既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我们当前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既包括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高碳产业的低碳化的发展。再一个就是要大力发展低碳新型产业,既包括节能环保、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能源直接相关的新技的产业,也包含信息材料、生命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的增加值率比较高,但是相对能耗比较低,可以促进GDP能源强度和碳度的下降。同时我们要改变公众的消费理念和方式,观念的创新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是对生产需求的一种导向,所以我们转变消费的观念和消费的方式有利于促进低碳社会的发展和低碳社会的建设。所以当前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的绿色和低碳发展的道路,我们发展绿色经济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和发达国家相比也还有本质的区别,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现在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他们当前应对气侯变化必须实现二氧化碳的绝对量的减排,我们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应对气侯变化的目标是提高碳排放产出的经济效益,是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相对下降量的指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总量还会要上升,但是我们在未来也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经济水平的总量提高,我们也需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最终也要实现零排放。

当前我们在谈到绿色经济的时候,比较多的我们在讨论我们在工业化过程当中,我们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我们还有水资源,饮水安全,大气质量,垃圾处理,常规污染物的排放这样的一些常规环境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是随着未来发展,这些问题我们会不断地解决和缓解,而全球应对气侯变化是整个世纪几代人要努力的事情,到本世纪末全球要实现近零的排放,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所以当前我们在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同时要考虑到未来得全球环境和全球气侯变化的保护,所以在整个绿色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要不断地突出和强化低碳这样一个特征,我们这样统筹国际和国内近期和长远,争取能够做到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应对气侯变化的双赢,因为解决国内资源环境问题和应对全球气侯变化问题在目标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在采取措施上也有很大的协同效应,密切结合,长期地部署就能够使我们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全球应对气侯变化低碳发展的整个社会经济的变革潮流中打造中国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谢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