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减排 |
力诺瑞特引领“低碳住宅”时代文章来源:济南日报 | 发布日期:2010-04-14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当前我国大约30%的能源消耗于建筑当中,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到低碳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4月10日召开的力诺瑞特国家住宅产业基地成果汇报会上,力诺瑞特发布的高层建筑与太阳能完美结合的解决方案,被国内专家认为是利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打造“低碳住宅”的典范。 组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推广联盟 本次成果汇报会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同主办,是值力诺瑞特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三周年之际,开展的一次就国家产业基地成果汇报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发展方向探讨的一次盛会。 自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后哥本哈根时代”的低碳话题成为世界焦点。作为太阳能热利用大省,山东省去年提出以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快太阳能应用推广步伐,推动本省由太阳能光热利用大省向光热利用强省转变。目前,全省有26个项目、780多万平方米住宅被列为全国省地节能环保型康居示范工程。 力诺瑞特作为太阳能行业的领袖企业,多年来致力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理念与实践,在“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实践的三年里,以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贡献着低碳目标,并将这些技术理念充分运用到多个国家住宅示范项目中。本次会上,力诺瑞特更是与天君住宅、南京栖霞、合肥经济开发区等知名开发商现场签订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建推广联盟。 据了解,社会各界纷纷看好此次推广联盟的成立,并期待以此就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在住宅工程项目中规模化、标准化、集成化的研究与应用,结成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3年建了一座“中等低碳建筑城市” 作为太阳能行业唯一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3年来,力诺瑞特已经把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推广到了3400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相当于创造了一个中等规模的低碳建筑城市。 据介绍,在所有新能源中,太阳能是最为公众所熟知的一种,尤其是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技术已比较成熟,但随着城市建筑的高层化、密集化、楼顶空间私人化,传统的太阳能产品表现出显著的不适应。对此,力诺瑞特投入近4000万元进行研发,逐步解决了太阳能系统与建筑结合的安全可靠、与建筑常规能源的有效互补以及后期物业管理和楼宇自动控制等问题,设计出集中集热—分户计量、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分户集热—分户储热3种解决方案,把单一的家电化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发展为与建筑一体化配套的工程系统,使之能广泛适用于各类住宅及泳池、酒店、宾馆、医院等公建,并且实现了与建筑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和同步后期管理。2009年,力诺瑞特和山东建筑大学联合研究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的结合,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能源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起点。[NextPage] 谈到太阳能的发展趋势,力诺瑞特常务副总经理文哲亮表示,“以前我们谈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个空泛的概念,实际上,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在2010年之前只是外观和立面的一体化或者是建筑形式的一体化,现在除了外观的一体化以外,还要实现能源的一体化,尤其是太阳能和常规能源的结合、太阳能与新能源的结合,都成为能源一体化。” 文哲亮表示,作为结构一体化、管网一体、施工一体化、后期运行的一体化是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一些要素。建立一套完整的设计体系,也是力诺瑞特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做的一项工作。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与高层建筑的结合,在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中,逐步实现完美结合,让开发商和消费者看到了“低碳住宅”的美好明天。 力诺瑞特3年缔造品牌之路 自2007年4月力诺瑞特正式成为太阳能行业唯一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以来,持续引领行业尖端产品更新换代,从技术理念到成果实践,完成了一次华丽的品牌飞跃。 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3.0概念”的提出,到太阳能热利用的应用,力诺瑞特立足行业前沿,引领全新理念;从与清华大学的合作的最新核心技术成果———钛金管,到CPC集热器出口欧洲免检,力诺瑞特始终坚持加大科研力度,拓展了太阳能的应用领域;从德国技术专家鲁贝克被授予“国家友谊奖”到“太阳能集热器关键技术”荣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技术为核心,以住宅产业化为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信条,并带动力诺瑞特走向行业尖端乃至国际舞台。 文哲亮表示,力诺瑞特住宅产业化未来3年将进一步提升,完成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推广面积达到6000万平方米,争取做到1亿平方米,同时还要完成国家的标准建设20项,实现12项新技术的突破。 如果3年是一个里程碑,力诺瑞特的3年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成果充分展现了新能源企业的实力与发展潜力,树立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专家”的品牌形象。3年更是一个阶段性跳跃,在“三步走”战略下,力诺瑞特将用一个又一个充满成就的3年铸就世界光热行业的国际知名品牌。(本报记者周芳)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