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能 小水电 天然气水合物

可燃冰商业开发“快跑”还是“慢走”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 发布日期:2012-03-26 | 作者:陈欢欢 | 点击次数:

2月15日,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启动可燃冰钻探试验作业,为预定于明年1月至3月实施的生产试验作前期准备。

    此前,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在阿拉斯加的可燃冰开采新试验也于1月开始。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能量密度非常高,并且储量巨大,大约相当于全球已探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因此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之一。

    日本和美国的积极探索也不断带动业界的可燃冰开发热潮。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世界各国的可燃冰开发大多处于研究阶段,真正有开发计划的并不多。美国科学家也表示:“美国并不急于可燃冰的商业化开采。”

    尤其在我国,由于起步较晚,可燃冰的研究开发水平跟国际还有一定差距。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虽然目前可燃冰受到了较高的关注,也有很多企业跃跃欲试,但我国可燃冰开发目前的重点还是前期的基础研究。

    日本:开发加速

    纵观全世界,在可燃冰研究和开发方面较为领先的无疑是日本。

    这同日本迫切的能源需求紧密相关。受资源短缺的影响,日本一直重视对可燃冰的研究。由于参与积极、投入大,日本获得了丰富的数据,从而使自己处于相对领先地位。而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国内能源供应更为紧张,对可燃冰的开发也更加迫切。

    曾有日本科学家估算,日本周边海域的可燃冰总含量可能达到7.4万亿立方米,相当于日本全国100年的天然气消耗量。

    日本经济产业省2001年7月发布过一个为期18年的“可燃冰开发计划”,目前正处于该计划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活动是在日本周边海域进行两次生产试验,预计费用将达到170亿日元(约合2.2亿美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日本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如果试验成功,日本有望从2018年开始对可燃冰实现商业开采。

    不过,虽然日本是现在离商业化开采最近的国家,但仍然要解决安全开采的难题。这也是困扰全世界的共同难题。 [NextPage]

    而JOGMEC此次钻探作业恰巧发生了一些小插曲。由于下雨,原定2月14日上午启动的钻探作业被推迟到了15日。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这一开局对于计划明年年初实施的全球首个海洋生产试验和力争2018年度实现可燃冰商业化开采而言,似乎预示着前途坎坷。”

   美国:不急于商业化    

    除了在日本进行试验,JOGMEC同时参与了美国的开采试验。

    今年1月,美国科学家在阿拉斯加附近开始了“二氧化碳置换法”的试验。该项目由美国能源部、康菲石油公司和JOGMEC联合开发。

    直接开采可燃冰会造成甲烷泄漏,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左右。而海洋可燃冰开采难度更大,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方案。

    美国科学家此次的试验是利用废弃的二氧化碳,注入海底的可燃冰储层,将其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研究人员表示,按此方法开采可燃冰,不仅释放的温室气体少,还能把大量二氧化碳送入深海。

    美国也是关注可燃冰较早的国家之一。根据此前制定的国家计划,美国将在2015年实现可燃冰商业性开采。

    不过,参与阿拉斯加项目的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技术经理Ray Boswell对《自然》杂志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天然气资源还较为充足,因此美国对可燃冰没有紧迫的需求。

    “我相信该技术的可行性,但事实上,商业开采远比技术复杂。”加拿大地质调查局专家Scott Dallimore说。

    目前,至少已有40多个国家针对可燃冰展开了国家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有些国家也计划在5~10年内实现商业开采。但由于技术上悬而未决的难题,开采时间表一再推迟。

    中国:前期研究是重点    

    目前,我国已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和青藏高原发现了可燃冰,成为国际上较为领先的在海洋和陆地都发现可燃冰的国家。

    作为世界第三冻土大国,科学家粗略估算,中国远景可燃冰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

    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曾表示,可燃冰将作为一种新型资源被纳入“十二五”能源规划。 [NextPage]

    不过,我国可燃冰商业化开采的时间表被普遍认为是2030年。

    据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小森介绍,初步估计,我国仅在南海的可燃冰储量就相当于目前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一半,但现在我国对可燃冰还只是处于研究阶段。

    目前,我国已形成由国家调查专项、国家“863”计划项目、“973”项目及三大石油公司的勘察项目组成的勘察投入体系,但研究还处在调查评价前期阶段,尚未开展试开采研究。

    由于陆上开采技术更为简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孟弘认为,我国应先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可燃冰的开发研究入手,等技术手段成熟之后,再转向海域。

    2011年11月21日,青海省政府与神华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此,神华集团将在青海展开可燃冰的研发工作。

    实际上,三大油企都在可燃冰开发方面提出了相应计划。国内“可燃冰”概念股也一度遭到爆炒。但事实上,据记者了解,国内企业并无在近期开展相关业务的计划。

    “这说明可燃冰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现在有很多企业都有一定兴趣,我国应积极进行技术储备。”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