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能 小水电 天然气水合物 |
中国水电建设大幕重启文章来源:国企杂志 | 发布日期:2010-11-15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水电建设大幕重启 鉴于水电发展的前景和未来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趋势,迫于下一阶段的节能减排任务,水电投资大幕将会再次拉开 文|本刊记者 杨艺华 总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近期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建设,西藏藏木水电站和湖南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等水电项目也于近期通过核准,部分被叫停的大型水电项目也将开始复工。一系列信号表明,新的水电投资大幕即将开启。 中国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十分丰富,按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能资源开发率,未来10年中国增加1.8亿千瓦装机容量的目标来看,下一个10年将是现实技术条件下中国水电发展的又一高峰期。 “年底或明年年初大型水电项目的审批会有大动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的一位高层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水电建设新机遇 据悉,国家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没有审批通过大中型水电投资项目。事实上,两年前的2008年还是中国水电开发历史上投产最为频繁的一年。据介绍,包括三峡电站最后7台机组等一大批水电投产,全年增加水电2010万千瓦,占当年全部投产机组的22.21%。 “咋看上去当年似乎水电发展正处于高潮期,但是水电工程建设需要5~7年时间,这一年投产的项目基本上是数年前政府审批通过的。”长江委员会云南联络处的工作人员说,实际情况是2008年和2007年全国核准通过的水电建设只有270万千瓦,在电力建设结构中的比例非常之微小。 这样的一个时间差告诉外界最近几年水电建设项目正经历一个冰冻期。数年间隔,再考虑到水电建设的周期,这意味着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必须在水电项目建设的审批上有所动作,才能完成国家能源局宣布的能源发展规划,即“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15%”。 “十二五”是中国水电建设新的机遇期,大型水电项目建设的启动已是必然的趋势。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在“水电百年”的会议也公开表示,将在“十二五”期间增加1亿千瓦的水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3.8亿千瓦,才能完成未来十年中国的节能减排承诺。水电发展成为未来10年中国低碳发展关键之一。 “从现在情况来看,我们应该加快水电建设的步伐。”华电云南怒江水电开发公司工作人员说,“十一五”期间中国水电建设已经滞后原有的7000万千瓦开工量的规划,只开工了2000万千瓦。据他介绍,现在一个中型水电站建设期是5~7年,而大型水电站则需要10年时间,如果这几年不抓紧,节能减排承诺目标很难实现。据权威人士分析,要实现我国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45%,水电如果年装机少于1000万千瓦则目标不能实现。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述了这样一种共识:与风电、太阳能尚不成熟的技术相比,水电的技术更能让人依赖,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推广运用都成熟很多,社会经济承受力也许可,下一阶段的节能减排计划应以水能资源为突破口。 中国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和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分别为6.9亿千瓦、5.4亿千瓦、4亿千瓦。按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能资源开发率,未来10年中国增加1.8亿千瓦装机容量的目标来看,下一个10年将是现实技术条件下中国水电发展的又一高峰期。[NextPage] 不过就在部分水电站通过核准、打破承袭多年的僵局不久,国家能源局再次表示将来要加大水电站比例,还会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更加严格的要求,环评将更加严格,也更加重视移民的权益,优化土地资源的占用,优化设计结构。 对此,中国水电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这个表态并非是要推翻未来10年中国水电发展的规划,而是把丑话说在前面,是一种“先兵后礼”的做法。 “妖魔化”水电? “现在很多人并没有实际调查就拼命攻击水电投资建设。”参加“水电百年”活动的某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人认为水电开发的区域,环境十分恶劣,已经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条件根本不适合生活居住。实际上,对水电开发区域进行移民并非完全是因为水电建设项目所致,相反水电投资建设还能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动力。 该院士的调查结果显示,进行了水电开发区域的居民大多赞同移民到其他地区从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一些移民问题其实多是老百姓的诉求,诸如对房屋面积、建筑材料、补偿标准等这些方面,不能都归咎于水电建设。 云南能源局某助理告诉记者,这么多年的舆论倾向已经让水电建设成为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现实的情况是政府管理部门想批准水电开发项目,必须考虑社会舆论压力。而很多具体的水电投资建设项目被叫停并非是其不符合环保要求,而是社会舆论压力太大。一些对水电建设的争论已经超出正常的理性范畴,更像是‘一棍子打死一船人’的刻意情绪化表现。” 曾经参加过多次水电建设评估的中国水电建设顾问集团成都院的张欣告诉记者,包括流量、流速、地下水、地貌、植被,甚至流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一个均衡的系统,水电投资项目带来拦河、建坝、控制泄流等“规定动作”确实会打破之前的平衡。 “水电建设项目的前期评估是很严格的,并非一些舆论所说的尽是地方政府‘拍脑袋’工程,特别是中大型水电项目。”他说,建设前都会为该项目对流域造成的变化做尽可能全面的测试调查,并寻找对策。这些调查测试包括对水陆生物、地质环境等。 这些前期的调查工作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据了解,华电集团曾为金沙江上某水电建设项目的前期调查工作投资了数亿元资金,且耗时数年,成本巨大,当然投资方调查测试的公正性往往也会受到到环保部门的质疑。 长江水利委员会云南办事处的王英告诉记者,对于水质和水生生物的影响是水电建设项目评估的一个关键核心指标,往往在这方面各利益方会有比较大的分歧。据他介绍,在前期评估时,确实经常出现各方调查测试结果不一的情况,产生争执,包括对怒江流域移民问题的认定,仅仅就一个移民概念的认定都会有不同的结果。 一业内专家对本刊记者表示:“怎样看待水电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需要长时间以及更远期的论证判断。这样的立场确实无可厚非,但是时间的过度拉长却往往会让一些论点失去其现实的公正性,最终的消极否定并不能全然否定刚开始的积极意义。”他补充说,这里需要确立一个贴切的时间纬度来做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