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能 小水电 天然气水合物 |
水电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文章来源:能源经济网 | 发布日期:2010-08-24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7月1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09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年报》称,由于受到生态环境和移民等问题的制约,近年来水电发展几乎陷入停滞,我国电力清洁发展压力巨大。 然而,很少有人对水电发展的重大作用系统阐述。近日,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焕先生,系统阐述了水电站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建议要发挥流域水电站的聚合效应,促进流域(区域)经济圈增长极的形成。 目前,为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新能源,走循环经济道路。考虑到风电、太阳能、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在技术等方面还有局限性,短时间内还难以大规模发展。要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除了要大力搞好节能减排外,科学有序地加快水电开发是最有效、最现实、最快捷的途径。 加快水电核准步伐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已进入能源预警期,应对能源安全挑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十一五期间正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时期,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快速发展的瓶颈。目前电力生产主要依靠火电,水电资源利用率较低,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87407万千瓦,其中,水电19679万千瓦,仅占总容量22.5%。虽然我国水电规模和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开发程度远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 十二五是我国转型至关重要时期,对清洁能源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2009年,在美国召开的G20首脑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向全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我国的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当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到15%。在哥本哈根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承诺,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能源局按此目标测算,2020年水电投产规模要达到3.3亿千瓦,需要在2010年至2015年间核准开工水电1.2-1.4亿千瓦左右。 由于石油、煤炭等一次性能源紧缺,站在我国能源安全高度,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能源瓶颈问题,必须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必须增加水电开发比重。 发挥聚合效应 按照经济学理论,发展区域经济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大型建设即“点”来带动“轴”形成“极”。一条流域上“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从经济学上讲既与点轴模式相近,又与增长极理论相吻合。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在点、线、面三者关系上做出一个考虑。实际内容是根据流域所在区域的地理区位、产业分布、发展潜能,依托大型水电建设促进中心城市经济点,以流域开发形成的交通干线为轴线,确定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发挥聚合效应,从而形成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带动周围地区发展,建立“流域经济圈(区域经济带)”,并在“圈内”实行一些优惠政策,促进整体发展。 今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西部大开发在西部内部强调注重中心城市推进开发,区内不搞均衡发展。从经济区角度更加强调形成集聚效益,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再带动周围发展。 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特别是瀑布沟水电站建设促进汉源县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必须发挥西部资源优势,特别是水资源极为丰富这一特点,建立“流域经济圈”,利用水电开发带来基础设施更新升级、移民安置、城乡建设等新的机会,抓大通道建设,抓中心城市,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水电开发结合,创新资本引进渠道,不仅可以减少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而且将大力缩短区域经济发展升级进程。 加强资源优化配置 从全国范围看,东部和中部常规能源开发和生产地进入资源开发成熟期和衰竭期。西部的潜力,尤其是西南地区的潜力还亟待发挥,而主要的电力市场又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我国约80%的水电资源分布在西部的12个省区,其中四川、西藏和云南,分别占全国的22%、20%和19%。四川省可开发水能资源在全国能源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资源合理配置和满足于市场的需求出发,四川的水能资源应当参与全国一次能源平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川今后十年的水电开发将对全国能源调配起着重要作用。 [NextPage] 在我国电力能源消费中,煤电占80%以上,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以瀑布沟水电站为例,它与同规模的燃煤火电厂相比,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2亿吨、二氧化硫40万吨、氮氧化合物35万吨,可替代消耗标煤约4700万吨,同时还可以减少大量废水、废渣产生,这对于改善区域的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 从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角度分析,进一步提升水电能源战略的地位,将水电开发作为战略性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和布局,纳入全国一次能源格局进行规划与统筹,尽快核准一批大型水电工程,不仅可以直接解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源短缺问题,而且对改善东部区域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 一条流域的水电开发,或者说一个水电站的建设,必须融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之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水电资源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无序竞争开发不仅不利于水电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要从规范水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考虑,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在开发利用水电资源的准入方面出台指导性意见。在“科学、有序、合规”的前提下,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重要河流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利用必须由国家控制,特别是规模较大、补偿调节效益显著的水库电站,更需要通过对流域的统一有序开发和流域梯级统一调度,实现调节效益和流域效益的最大化。 中小型水电的开发,必须在满足国家现行产业政策要求的前提下,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要积极吸引地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 按照“科学规划,持续开发,充分利用,协调配套,多元投资”的原则,以国有大企业集团为主,包括地方政府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参股进入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不仅会增加企业筹资能力,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会提高流域开发的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每个水电站所在地都存在移民、经济、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差异。水电开发要坚持因地、因时制宜、区别对待,国家要制定相应政策,确保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在具体实施上建议落实四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深化税费改革。在水电行业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实行税费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地处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建设的水电项目享受所得税减半、对所得税实行“先征后返”用于滚动开发新的水电站、增值税优先退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措施。 二是深化电价改革,实行“同网、同质、同价”,将高出现行电价的收益,一部分用于补偿水电开发企业投入的高成本,一部分用于建立移民后期扶持基金,作为移民后期扶持的保障,解决好移民的后顾之忧。同时,尽快出台电量留当地的统一的政策措施。在电站建设之前,根据电站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情况,事先确定当地电网规划,留当地电量的容量、电价等事项,对电站建设地区予以实实在在的扶持。 三是出台上下游电站效益补偿政策,下游受益电站向上游具有调节能力的电站适当给予补偿。这部分补偿一方面用于补偿水电开发企业的投资,一方面用于补偿上游地区为水电站建设在移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 四是加强协调统筹好电源点与电网建设,做到协调同步推进。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厂网分开格局的形成,更要重视电网与电源协调建设问题。国家应该进一步明确,流域梯级开发要做到电源和电网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并把发展地方所预留电网统一纳入规划之中,既保证发电送出和供电的安全,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者为国电集团总经理助理、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