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能 小水电 天然气水合物 |
李其道:小水电发展的障碍在哪里?文章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 发布日期:2009-04-09 | 作者:李其道 | 点击次数:
去年以来的这段时间的思考——以农村水电为主体的地方电力改革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哪里? 1.从社会属性讲,我国电力工业存在国家电力、地方电力与其他电力三种电力形式和国家电网、地方电网两种管电体系以及离网的孤立小站小网。 从自然属性上讲,构成电力的有火电、核电、水电、风电、沼气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等。除火电、核电外,其余为清洁可再生能源。 2.目前我国常规能源剩余可采总储量构成是:原煤占51.4%,水能占44.6%。 全国水能可开发量4.0亿千瓦(四川1.14亿千瓦),其中农村水能可开发量1.28亿千瓦(四川2532万千瓦),占39.75%。 2007年底我国水电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其中农村水电0.57亿千瓦(四川870万千瓦),占39%。 大部分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包括农村水能资源尚没有开发。农材水能资源是我国贫困山区除土地、山林之外,易于开发利用以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珍贵、稀有资源。其区位分布与我国相对贫困人口区位分布基本一致。全国相对贫困人口大头在西部地区,这里农村水能资源可开发量占全国总量的70%,开发率仅为15%。 3.四川的地方电力,以农村水电为主体,属于地方范畴和可再生能源范畴。主要面向老少山边穷地区,治水办电相结合,具有分散开发、联片成网、就近供电、价格相对低廉、绿色环保的特性。 地方电力既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水利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大小电网和谐共存协调发展,是四川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 截至2007年底,四川省地方电力装机达918万千瓦(其中农村水电870万千瓦),年发电量353亿千瓦时。建成104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65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7个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县,实施了111个县(市、区)农网改造工程,共完成投资81亿元。目前,全省地方电力拥有高低压线路80万公里,固定资产达422亿元,创利税20亿元。四川省地方电力的企业总数、装机总量、供电总量、供电范围、资产总量、税利总量、为农民增收减负总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支柱产业之一,是促进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是保障四川电力安全的重要环节。 [立足点、出发点] 从上述2、3角度,放眼全省全国电力工业,根据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民生需求,越益认为应该持续坚持经过60实践捡验证明是正确的以下立足点与出发点,即:农村水电始终同“三农”、“新农村”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既是“开发农村水电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电气化”诞生的生命源泉,也是“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据此,思考研究问题。 [当前存在的问题] 【1】现时期,我国农村水电即小水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小水电对我国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山区的广大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小水电是世界公认的可再生绿色能源,是联合国扶贫开发千年计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小水电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由于“市场化的煤、计划定价的发电和垄断经营的电网”所形成的煤炭、煤电、电网的不断博弈,加上有的地方受到运输瓶颈的制约,特别当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电力供需很不平衡,窝电、电荒间断出现、同时出现、交替出现……。从贯彻国家大政方针与适应社会、民生需求计,都亟须抓住当前这个时机,在灾后尽快恢复水电和加快发展水电以缓解电力供需和调剂电力供需矛盾,适应和满足稳定、改革、发展的需要。 然而从去年以来的在这段期间,小水电发展却陷入困难境地。 首先是在认识上出现了贬低小水电的多种声音,诸如什么:①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未分清原因,把小水电本身与之划等号);②体制复杂“难以又好又快”,“效率低”,是“落后的生产力”;③有了大电网,小水电可有可无。四川xx县县长在会上竟然说:“小水电阻碍了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我县的电力体制问题”(即实现大电网一家供电),“如果此过程中,一些干部态度暧昧,将以组织手段予以解决”(即摘官帽子)。 二是贷款门坎高,缺担保。一些民营业主只有从地下钱庄融资和向私人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落实不到小水电头上; 三是难以上网(与大电网形成关联关系者除外),更难以自发自供; 四是上网电价低,加上七扣八扣,每千瓦时2角以下,1角多,甚至只有几分钱。根本谈不上同网同价。从1980年代末期起,国网从不执行下网趸售价,以零售价批发给地电企业和农村小站小网,地电企业、农村小水电企业难以生存发展,农村用户反应强烈; 五是《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法规,国家电监委和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出台的《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电监委25号令)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等规定得不到执行。长期行之有效的政策被认为过时更得不到落实。针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亟须采取新举措; 六是大量流经农民身边的农村水能资源,农村集体和农民无力无钱开发利用。 从而带来:①对开发小水电,民间资本过去趋之如鶩现在则不敢问津。己开发投产的,有的濒临破产。目前贱价出售己成电站和拟建在建项目的,所在都有; ②反映自身权益的不同地区的小水电协会,联合起来期求在民政部支持下成立全国小水电协会进行维权; ③一些地方的小水电由于与当地农民的利益脱节,与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脱节,用不起电,得不到实惠,有的地方发生了群体事件,不少地方留下了影响稳定的隐患。 [体制性障碍在哪里?] 影响水能资源丰富地区以农村水电为主体的地方电力改革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哪里? 一些水能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直到目前,作为清洁可再生绿色能源、直接服务“三农”的农村水电、地方电力,及其供电区的农民,始终未从“有水难以发电、发电难以自用、有电难以上网”,“限制上网电量、压低上网电价、抬高下网电价”,“发电收益大减、购电支付大增、农民负担加重”等垄断桎梏中解放出来。 主辅合一、输配一体的行业垄断和“一省一公司”的区域垄断,所形成的强势电网垄断,不仅垄断电力交易市场,而且垄断电力建设市场,并通过“三产”、“多经”关联体谋取超额垄断隐性利益。造成对“三农”的剥夺,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关系的是若干独立发电公司和相关投资者的权益;“主辅分开、消除关联关系”,关系的是发、供、用电多方面的权益;“输配分开、竞争供电”,关系的是众多的独立配电公司和广大县镇农村人民群众的权益,特别是广大贫困山区、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影响以农村水电为主体的地方电力改革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哪里?影响水能资源丰富的广大贫困山区“农村水电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性障碍在哪里?就是持续强势的电网垄断体制并未打破,继续和扩大施行:一家管网、独家经营、一统到底、独占市场。[NextPage] [看法和建议] (一)要充分认识以农村水电为主体的地方电力的地位作用 1.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 2.抗灾中的特殊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有200多个县城、2000多个乡镇依靠小水电保障了节日和电力主网恢复重建期间的供电,并为保障京九、鹰厦、渝怀、湘黔等铁路畅通发挥了关键作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通过修复当地的小水电及配套电网,短时间内恢复了汶川、茂县、理县、彭州县城和部分乡镇的供电,有力地支援了抗震救灾。 3.缓解和调剂电力供需矛盾的不可或缺作用。 4.节能减排的重大作用。 5.资源潜力大,亟待开发,大可作为。 (二)看法与建议 1.认识。“四无”水电站是因为取消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水电建设的职能,管理缺位造成的。要严格把“小水电无序开发”和小水电本身区分开来,不能把开发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说成是小水电本身的问题。 复杂与规范(做工作就要面对“复杂”,不“复杂”哪来工作。幅员大,不平衡,条件不一,要求不同,两条腿走路,调动多个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复杂”,国情省情决定,发展的必然,改革的成果。“复杂”不等于混乱,更不等于落后,也决不意味缺乏效率。只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不搞乱对口,不搞行政垄,不搞以企代政,使相关部门能够加强机构、职能和能力建设,就能统筹协调与做好服务,实现规范有序。说小水电是落后生产力更是不值一驳的瞎话、糊话。 2.政策。国家要加大对小水电的投入;要实行优惠贷款支持小水电的发展;小水电余电要全额上网;小水电上网要执行同网同价;主网下网价格要打折扣执行批发(趸售)价。 3.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主辅分离、输配分开改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尽快开展输配分开改革试点,在趸售、“上划”、“代管”、“控股股改”县中选择条件好、代表性强的开展试点,不把它们与大电网供电局、直供县同时考虑,以防止出现“制约多、困难大、进展慢”的问题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四川地方电力中40余万千瓦的小火电,可以视情况按照分布式发供电的要求,改造成电热结合的小热电。 5.硬件建设、软件管理紧密结合。 6.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调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开发经营以农村水电为主体的地方力的积极性,积极推行混合所有制开发经营农村水电。有利于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接受宏观调控和自主经营,有利于防止干预、寻租,有利干减轻企业社会负担,有利于实现企业得效益、人民(农民)得实惠,国家得生态。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