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
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能 小水电 天然气水合物 |
揭秘中国南海可燃冰发现始末文章来源:南海网 | 发布日期:2007-06-26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6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南海传出。中国科学家们在南海成功获取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样品,这是我国首次获得可燃冰的实物样品,是中国开展海域可燃冰资源调查以来最振奋人心的重大发现! 日前,记者连线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首次全方位揭开此次南海可燃冰勘探背后的故事。 可燃冰纯度超出预想 4月—6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张海启博士、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杨胜雄博士分别担任前后两个航段的首席科学家,带领中国科学家登上辉固国际(香港)有限公司Bavenit号钻探船,开始了在我国南海北部可燃冰钻探航次。 张海启欣喜地说:“在第一航段28天完成的4个钻位中,我们在2个钻位上实现了突破,两处所发现的可燃冰饱和度均高于美国布莱克海台的可燃冰饱和度,最高达43%。仅仅在一段直径5.6厘米,长约40厘米的沉积物中就收集到26升、纯度高达99.7%的甲烷气,超出我们原先的预想。从世界范围来看,这是一种令人振奋的新类型。” 高纯度的可燃冰在钻探船上的实验室里点燃,跳动的蓝色火苗点燃了中国人的新能源梦,展现了中国海域可燃冰巨大的资源潜力。 搜寻目标锁定4个海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纷纷将可燃冰列入国家级研究开发计划,并在世界各地展开钻探。为了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的不足,1998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首次提出在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开展甲烷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建议,受到关注。 1999年10月,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新启动的地质大调查经费支持下,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完成了500千米深水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调查,首次在我国南海北部西沙海槽区发现这一海域存在可燃冰的地震指示标志———似海底反射(BSR),第一次初步发现了我国海域可燃冰资源存在的踪影。我国可燃冰实质性调查和研究就此拉开序幕。 从1999年开始至今的9年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完成了南海北部东沙、神狐、西沙、琼东南4个海区共16个航次的综合调查与研究,证实了我国海域存在着可燃冰。调查发现,南海北部陆坡具有良好的可燃冰资源远景,并初步圈定了南海北部陆坡可燃冰资源远景最有利的重点目标区。 多国科学家携手合作 此次获得突破的钻探航次同样得益于与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的合作。 钻探航次启动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两次邀请包括国际深海大洋钻探计划(IODP)311航次、印度水合物钻探航次首席科学家M. Riedel等在内的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科学家召开网络会议,讨论了钻探井位和方案。 钻探航次更是体现出多国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的成功合作。直接参与钻探航次工作的9位中方科学家,除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6位技术专家外,还吸收了中国地质大学、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以及中国海洋石油深圳分公司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科技人员。作为钻探工作的具体承包方,荷兰辉固国际(香港)集团的组织下,俄罗斯籍Bavenit号、英国GEOTEK公司的技术支持也使这一航次呈现“多国合作”的特点。 专家表示,可燃冰巨大的能源意义,正逐步引起越来越多国家政府、企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胜雄博士说,获取到了神狐海域可燃冰区的一批钻探基础资料,这将为南海北部陆坡可燃冰远景评价及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基础。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