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风能 - 今日聚焦 |
不要浪费了“世界风库” 特高压为我国风电寻出路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11-01-07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针对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上网难问题,4月19日,国家电网公司在京发布《绿色发展白皮书》,为这一困境开出了药方:通过特高压电网建设快速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预计到2020年,将消纳清洁能源4.62亿千瓦。届时,风电上网难问题将得到解决。 近1/3风电机组闲置 风电发展遭遇“车多路少”尴尬 近年来,我国风电发展十分迅速,大大超出原来的规划预期。2006年至2009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四年实现翻番式增长。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613万千瓦。国家电监会《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由于送出难等问题,目前全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甚至亏损,还有近1/3的风电机组处于闲置状态。 风电资源丰富的西北、东北地区,当地消化不掉新增的大量风电,只能外送到电力紧张的华东、华南地区,几千公里的距离,靠什么送?怎么送?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清洁能源如何发得出,更重要的是如何集约高效“送得走”。 将风电开发纳入整个电力系统中统一规划 不让“风电三峡”成“瘸腿”工程 三峡工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国一盘棋”的概念,从开始就强调了三峡水电“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的目标。经多年反复、充分研究和比较,最终选择了华中、华东、广东作为三峡水电的消纳地区。结合三峡的水电特性,三峡电能逐月分配到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9个省市。在三峡电站建设的同时配套建设相应的输变电工程,保证了三峡电能的顺利消纳。 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发展新能源的情况不同,我国一次能源分布与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风能、太阳能大规模集中开发,当地电网规模小、无法就地使用,需要远距离输送、大范围消纳。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规划布局,我国规划在内蒙古、甘肃、河北、吉林、新疆、江苏沿海等省区建设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将占到电力总装机的28.4%。其中,风电装机近1亿千瓦。 风电与其他常规电源的根本区别在于其随机性和间歇性的发电特点,因此风电的大规模并网对电力系统的调峰、调频、安全稳定运行等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避免目前已出现的风电并网后却无法正常发电的问题,应充分借鉴三峡工程的成功经验,将风电开发放入整个电力系统中进行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调峰电源和跨省区输电网,促进风电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说,若不解决风电规划和电网规划的脱节,“风电三峡”将会成为“瘸腿”工程。[NextPage] 输送距离大大变长需要更强大电网 新能源集约送出呼唤特高压 我国著名电力专家、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大声疾呼:如此规模的电力要外送只能依托更高电压等级、可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的特高压电网来实现。 在电力行业,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千伏以上的电压等级。目前,±1000千伏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试验示范线路是世界上首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特高压线路,已实现连续安全运行1年多的时间,累计向华中地区输送电量100多亿千瓦时,有效缓解了华中地区用电紧张状况。 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西部和北部大型煤电基地及风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与中东部负荷中心地区的距离在800—3000公里。其中,内蒙古地区除蒙东风电进入东北电网消纳外,更多的是送往华北东部负荷中心,部分容量还要进一步向南、向东送往华中、华东地区消纳,超出了500千伏电网的经济运输距离。风能等清洁能源如依靠交流750千伏、500千伏和直流±660千伏级、±500千伏输电技术,是无法满足能源资源配置需求的。特高压在上述输电距离范围内大有用武之地,技术经济优势十分突出。 根据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的研究结果,如果仅考虑在本省内的风电消纳能力,2020年全国可开发的风电规模为5000万千瓦左右;通过特高压跨区联网和加大调峰电源建设,可以扩大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全国风电开发规模可增加5000万千瓦到1亿千瓦。 根据规划,2020年,国家电网特高压及跨区、跨国电网输送容量将达到3.73亿千瓦以上,其中通过特高压传输的容量为2.5亿千瓦以上,这必将为清洁能源规模集约送出打造便捷高效的“电力高速路”。 电力专家指出,通过特高压跨区联网,不仅能为风电等清洁能源找到出路,而且还能见到不菲的环境效益。据专家测算,到2020年,如果按照输送1亿千瓦的风电能力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减少煤炭消耗6400万吨标准煤,可减排二氧化碳1.78亿吨。(记者冉永平)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