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风能 - 今日聚焦 |
风电,能否别跑得像风那样快?文章来源:文汇报 | 发布日期:2010-11-04 | 作者:王乐 | 点击次数:
风机越竖越多,却因为并网难,发电效率不高;风机设备越造越多,但并未掌握核心技术……专家提出:与其大上快上,不如放慢脚步,专心攻克关键技术,做强产业链各个环节 算上目前在各省区规划的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上规划外项目,至2020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有可能达到1.5亿至2亿千瓦——这意味着未来10年,风电装机容量平均每年新增1000多万千瓦。同时,我国已是风电设备制造大国,制造商多达80余家。 好消息?未必。在前不久落幕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来自科技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以及大学、科研院所的多位专家严肃发问:“风电,能否别跑得像风那样快?”专家们的观点是:与其大上快上,不如放慢脚步,专心攻克关键技术,做强产业链各个环节。 “一杆三叶”频出质量问题 “10年前,我根本没料到风电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西北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旋转机械与风能装置测控研究所所长廖明夫教授说。 近5年来,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翻番增长;到2009年底,总装机容量超过25800兆瓦,居全球第二,其中这一年里新增的装机容量就有13800兆瓦,今年预计将新增40000兆瓦。 “有人以为制造风机不过是‘一根杆子、三片叶子’,其实远不是这么回事。”廖教授解释,野外风沙大、环境温度变化悬殊和风的剧烈变动等等,对风机运行的影响比想象中复杂。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学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朱俊生说,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已基本形成整机和零部件生产体系,关键零部件供应紧张局面有所改观,一些重要零部件还出现了过剩;“但产品仍有不少缺陷,控制失灵、整机倒塌、叶片断裂等事故都发生过。” 风机制造、风站建设“孤军突进” “风电是一个产业链。现在,风机制造能力、装机容量在大步往前突进,但产业链上诸如电网改造、风场评估等重要环节,跟不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说。多年前,他就开始了风电研究,认为这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但眼下却表态:“风电装机应适当放慢扩容脚步!” 自2005年开始,国家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而利润率颇高,各路人马纷纷抢进风机制造。 “风机造出来、竖起来了,也运转发电了,但现在至少三分之一的风电还并不进电网。我国每千瓦装机每年平均折合满负荷运行,只有1000小时多一点,与国外相差甚远。建设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却因受制于并网瓶颈而发挥作用不大,这不是浪费吗?”倪维斗院士告诉记者,我国一些地区风能非常丰富,但地处偏僻,离大量用电的区域很远——那里的风电是就地用还是并进大电网?诸如此类的关键问题,尚未作详细研究,风机却已拔地而起。[NextPage] 倪院士说,风站建设从勘察资源、测风、规划、布局,安装风机、并网,输送到终端用户,风机制造从齿轮箱、轴承、叶片到运行监控系统,还有储能设备等,是一条非常长的产业链;而且,产业链之外还有环节,如风电并网牵涉到电网改造,并上电网又需要诸多匹配设备……“如果不把所有环节都打通,也不做发电、并网、消纳等的全盘考虑,就急着竖起风机,那会造成多大的浪费!”他建议,应当以“发电量”作为风电发展的标尺,而不是“装机数量”。 “我们要养未来能生很多蛋的母鸡” 国家能源局中丹可再生能源项目政策研究员黄禾担忧,我国在风电领域欠缺自主创新能力和基础研发能力。 在丹麦、德国等国,新开发的风机设备必须长时间测试,在测试中不断研究和改进,同时为进一步的研发做积累;而我国,研发不仅薄弱,还不受重视,诸多制造商购买核心技术。在此次国际风能大会上,有国外专家指出,风电设备的现行技术难说还有几年的“生命期”,全新的技术很可能取而代之——到时再买? “我国应该大力支持基础研究。”黄禾研究员告诉记者,丹麦早在上世纪70年代便成立了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展风电等产业的相关基础研究;德国也在2000年建立了由经济部、环境部共同管理的能源研究机构。 “我们是风电制造大国,但远远不是设计与研发大国。”倪维斗院士表示,必须掌握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建立整个风电发展产业链的科技支撑体系。“我们要养那种未来能生很多蛋的母鸡。无序竞争、依赖国外技术,不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只会遏制自家母鸡的成长!”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本报北京11月3日专电)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