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风能 - 今日聚焦

价格战加剧风电设备制造业面临洗牌

文章来源:北大纵横 | 发布日期:2010-09-20 | 作者:于中江 左永刚 | 点击次数:

  随着局部产能过剩的显现,风电设备价格战也越发激烈,单位造价正大幅下降。据悉,内蒙古、辽宁、河北、广东等地目前风电整机平均价格与2009年相比,每千瓦下降近1000元。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于中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风电设备制造业与此前互联网产业S型发展规律形似,在产业发展初期,各种‘概念’都会受到资本的追捧,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纷纷涌入其中。但随着对产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个行业进入产能过剩和淘汰期,资本开始撤出,等到产业复苏时,剩下的便是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优质企业。”

  价格战加速行业大整合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日前发布的《2009-2010中国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研究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风电设备制造业竞争不断加剧。如果价格战进一步加剧,加强供应环节的成本管理等常规策略已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目前,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5年增速超过50%,而高增长的预期鼓舞了风电设备制造业投资的热情。

  截至2009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510万千瓦,占2009年全球总装机容量的15.8%,总装机容量跃居全球第3名。在此背景下,我国已有83家企业进入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行业。

  据悉,如果83家企业的产能完全释放,风电设备产能将达到年产3500万千瓦,而今后5年的平均市场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至多1000万千瓦,因此行业整体性产能过剩已经出现。

  对此,于中江认为,由于价格战导致利润空间逐渐减小,部分缺乏实力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可能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高。

  保定市天创风电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骁骥认为,2010年上半年是风电行业快速发展的半年,同时也是行业整合的半年。大型风电整机厂商快速发展,同时部分小型整机厂商面临被收购、兼并甚至倒闭的局面。“下半年这种状况还会继续。”他说。

  于中江也表示:“目前,由于竞争不断加剧,风电行业将会出现横向与纵向整合。其中包括风电设备商间的整合以及风电开发商、整机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间的整合,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一些中小型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或被整合,或被淘汰。”

  创新模式差异化竞争

  面对不断升级的竞争态势,目前,有核心资源优势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正试图追求差异化定位,有的企业专攻高原风机,有的瞄准海上风机机会。 [NextPage]

  目前,大兆瓦级风机已经成为海上风电竞争主战场。今年年初,华锐风电科技(甘肃)有限公司首批3兆瓦风电机组已全面进入批量化、规模化生产阶段。一些有实力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也已经着手部署兆瓦级风机的生产。

  另外,由于价格战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一些企业开始试图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如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尝试风电场销售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由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的项目公司投资开发、建设风电场,并采用本公司的风力发电机组,待项目建设完成后,投资者收购销售项目公司股权,实现溢价收益。内蒙古乌拉特风电场就是金风科技的子公司北京天润投资开发的一个项目。这一模式从2007年开始试水,在项目开发初期就赢得了国内外投资商的关注,纷纷前来洽谈,希望尽早购买该公司开发的风电项目。

  此外,于中江建议,风电设备企业要想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抢占优势,还得与市场紧密结合,与风电开发商建立紧密的战略联盟。努力开拓欧美市场,以技术优势拓展亚洲、非洲、拉美市场也是重要突破口。

  核心技术成取胜主导因素

  虽然风电设备制造业整体过剩,但是如金风科技、华锐、东方电气等龙头企业订单一直饱满。强大的技术实力无疑是龙头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保障。

  当前,风电设备制造业已经进入优胜劣汰的过程,同样也是新技术、新产品的更新换代的过程。价格竞争使得企业更注重自身核心技术研发。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企业着力点应该是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研发能力,最终实现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以技术为核心的规模化生产为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因此,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与核心技术才是决定企业未来是否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取胜的主导因素。

  国电联合动力目前正在建设风电设备及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目前全国风电设备领域惟一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天创风电公司也已经着手新的研发项目。据张骁骥介绍,随着定桨机型的市场萎缩,天创风电公司现已着手研发目前市场上主流变桨风机的变桨距控制系统,目前控制系统正在研发中,计划今年10月进行样机试运行。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