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风能 - 今日聚焦 |
国际合作弥补软肋风电并网将更高效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 发布日期:2010-08-30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电并网国家标准即将出炉。8月29日,记者获悉,风电并网国家标准在经过两轮的征求意见和修订后,已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报批国家能源局,新的标准将更加严格并具有强制性约束力。此外,与之配套的检测研究中心将同时启动。
据了解,“强制性”国标的框架基本来自国家电网的企业标准,如包括风机控制技术、功率预测技术和储能技术等。此外,新标准还对并网风机和风电场的技术指标、运行性能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据参与风电并网国标制定的人士透露,该标准目前已两次征询风电专家、风电设备制造商和下游企业的综合意见,加入修订意见的“标准”已由中电联上报能源局待批。此外,国家下一步将强化推出风电并网检测认证制度。 这一制定严格的国标,在一些风电企业看来,部分标准较为超前和苛刻,更多地是约束了企业的发展。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国标侧重的是产业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样可以提高该产业进入门槛,防止过量的资本进入该产业引起产能过剩。此外,提高技术要求,可以促使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该产业的技术水平,形成优势产业。” 不过,在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看来,我国风电产业是在没有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现在提出多高要求的标准并不是关键,如果企业在技术上不能达到这个要求的话,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最终背离促使风电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初衷。 “国标的制定必须基于中国风电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不能仅仅把国外的发展经验按部就班地用上去。”姜谦指出。 事实上,我国目前沿用的风电标准大部分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转化而来,其他国际通用的如德国劳埃德GL标准、丹麦RISOE的DNV标准也主要依据这些国家的开发建设条件和经验制定,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不断“走出去”,如何让即将制定出台的国内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也是我国风电产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的市场定位在发展中国家,不过,由于他们自身没有通行的标准,只是依据欧洲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和认证,这对中国很不利。”姜谦指出,尽快制定中国的标准体系并使之尽快“国际化”非常重要。 宋亮也表示,此次颇为严格的国标也利于我国风电企业严格生产,提高生产质量,为今后产品的“走出去”奠定基础。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