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风能 - 今日聚焦 |
中外企业齐逐鹿风电设备市场文章来源:赢周刊 | 发布日期:2010-03-24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近年来,中国风电产业快速发展,接近世界水平。随着风电产业的发展,本土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增强,2008年,华锐风电以1403兆瓦的新增装机成为全球第七。中国政府正通过补贴、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政策,扶持风电产业发展。 未来,中国风电产业将呈现不同技术发展路线共存、风电机组整机行业进入门槛提高、中外厂商竞争愈发激烈、海上风电开发加速等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电市场将给外资企业提供发展机会。 中国风电装机量居世界第四 作为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风电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在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风电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近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风机制造中规模效应的发挥,风电成本呈现持续下降态势。根据欧洲风能协会的分析,1990年到2000年,风电成本已下降50%。 欧洲、北美洲(主要是美国)和亚洲(主要是中国)是世界风电发展的三大主要市场。中国(不含港澳台)装机1221万千瓦,位居世界第四名,亚洲首位,占全球10%的市场份额。 中国风电产业达到世界水平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据气象部门统计,中国陆上离地10m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约43.5亿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量为2.97亿千瓦,海上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5亿千瓦。中国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的风能密度可达300瓦/平方米以上,3~20米/秒的风速年累计超过6000小时。 内陆风能资源最好的区域是内蒙古至新疆一带,风能密度在200~300瓦/平方米,3~20米/秒风速年累计5000~6000小时。 中国风电产业得以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支持。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激励风电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有:风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补助、国产化率70%的要求、全额并网、电价分摊、风电特许权和财税优惠等。 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市场分析 在风电产业链中,风电设备制造是最主要的环节,上游为设备制造提供原材料,下游利用设备发电并将电输送给用户。产业链上游包括:钢材、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电子元器件等。产业链下游以大型国有发电企业集团和能源投资商为主。 风电设备制造商包括风电整机制造商和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风电机组是风电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成本约占风电场建设投资的70%。目前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整机机组厂商主要有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方汽轮机。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风电机组制造明显进步。 2003年以来,国家连续组织风电特许招标项目,风电设备制造业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发、技术升级——规模发展、进口替代”的发展路径,得以快速发展。整机制造商转让许可权,与世界成熟风电厂商合作,引进技术专利,以迅速形成整机制造能力,这种迅速引进的技术路径沿袭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传统。截至2008年底,国内生产风电机组的内资和中外合资企业共56家,其生产的兆瓦级风电机组技术来源主要为技术许可加消化吸收、联合设计和自主研发等。1.5兆瓦风电机组已能批量生产,国产化率超过70%;单机容量最大达3兆瓦。 [NextPage] 自主研发为主,兆瓦级以下机组的配套叶片、发电机、轴承等已经能够批量生产。目前,国内叶片制造商超过50家、齿轮箱制造商超过10家、轴承制造商超过15家、发电机制造商超过15家、变流器制造商超过10家。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本土风电企业开始崛起,市场份额大幅提高。 在中国风电发展的前20多年中,风电场选用的设备大部分是国外进口产品,设备价格和维护维修成本都较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风电产业的发展。 国家为鼓励国产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明确提出了对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国内企业得以占据大部分新增市场份额。2005年7月4日,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进口设备海关要照章纳税。2006年的新规定则要求风电运营商与设备制造商绑定投标,以确保项目真正达到70%国产化率要求,运营商在中标后不得再进行设备招标另选制造商。 金风、华锐、东汽已具备大批量生产兆瓦级机组能力,在中国三家企业市场份额之和已超过50%。截至2008年底,金风、华锐、东汽三家企业累计在国内安装的兆瓦级机组台数总数达到2747台。 以新增风电装机来看,2008年,华锐首超金风,在全国新增风电装机中占比22.5%。 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障碍 不过,中国电网规划和建设的速度远不及风电装机发展的速度,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存在障碍。 近几年中国风电发展速度大大超过预期,许多风电场发的电无法实现全面输送。2008年,中国拥有1221万千瓦风电装机,实现并网发电的只有894万千瓦。风力资源相对丰富的西部大多是边远山区,送电不方便。 风力发电会降低电网负荷预测精度,从而影响电网的调度和稳定性等。国外多将风电发展纳入电网规划,要求电网超前建设,为风电接入创造条件。 风电设备制造业快而不强,主要受技术水平、专业人才制约。 国内风机制造厂商基本上仍停留在外来技术引进吸收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制造和控制系统依然受制于人。中国刚刚具备生产2兆瓦风电机组的能力,大型风电机组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兆瓦级以上风机的核心配件供应存在较大缺口,且本土厂商的产品质量不够可靠。 目前,风电产业缺乏从设计、制造、安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