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风能 - 今日聚焦 |
新一代风力发电机文章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 发布日期:2009-12-12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专利号:ZL2007100112191.1 200920015341.0 发明人:戚永维 newenergy1998@163.com 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之处在于叶轮直径相同,扭矩可成倍提高,发电能力成倍提高,机械强度成倍提高,结构简单,只是现有风电机造价1/4,运行维修成本低。本专利突破了风电领域8个重大难题(请参阅附图): 一、根据叶片越长扭矩越大,叶片长度每增加20%,发电能力提高一倍这一原理,本专利采用3支点叶片与现有单支点叶片相比承受能力增强若干倍,现有技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难题,叶片可以制造更大,所述叶片3支点如图1所示,支点1叶片连接件○11,支点2转动支撑圈○8,支点3轮缘○5。 二、根据叶片上半部升力是下半部的75%这一事实,本专利传动支撑圈○8与轮缘○5之间设有多个副叶片○17与现有技术比叶轮直径相同,扭矩可成倍提高。 三、对于超大型叶片本专利叶片可分段制造,分段运输,现场组合,解决了现有大型叶片制造、运输、吊装等多个难点。 四、根据曲面比平面升力更大这一原理,本专利带折角的叶片,风与叶片之间多了一个作用力,由此您可联想到,大型客机机翼后部可控制飞机升降的活动翼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在增加叶片强度同时增强叶轮扭矩。通过实验证明,效果非常明显。 五、本专利采用发电机总功率分解的方法,例:总功率10兆瓦可以为5个2兆瓦发电机,5个发电机均设置在叶轮支撑架○10周边,可随时切出、切入。在大风时切入发电机多,叶轮支点就多(增加载荷),弱风时切入发电机少(减少载荷),启动风速就低,可做到零载荷启动。不影响整机运转就可以将须维修的发电机随时切出、切入,具有维修方便,发电机轮在传动过程中只是起到辅助支撑,各发电机之间另设有带刹车盘支撑轮做为主支撑。 六、部分斜拉索套装加固套管○16使之中心轴○1与传动支撑圈○8、传动支撑圈○8与轮缘○5之间,分别形成多个三角支撑增加叶轮强度。 七、本专利采用含油型轴承座,轴承是在润滑油中转动,维护时只须排出污油,注入新油即可,轴承可终身使用(20-25年整机使用期限内)。 八、所述的聚风罩可产生巨大能量,是呈半漏斗形,对超大形机组容易实施。其一大大缓解了前机尾流对后机的影响,其二可将下半部叶轮风力提升至与上半部叶轮风力基本接近或超出,所以您可以理解为叶轮整体向上翻转一个高度,因此本专利设置较底即可获取高效的风能,本专利不但可设置于风场,还可设置于城市近郊区及厂区内自供电,解决了风电输送远,并网难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本专利解决了现有技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难题,叶轮具有超强的机械强度,巨大的叶轮扭矩,双重的传动支撑方式,分解式的发电机设置,分段组合的叶片结构。可以说本专利是超大型风力发电机最佳设计。与现有2兆瓦风电机比较,叶轮直径相同,本专利可做到6-8兆瓦,若增加叶轮尺寸(本专利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增加叶片尺寸)可以做到30兆瓦。结构简单、无需现有风电机、机舱内的大部分部件,只是现有风电机造价1/4左右,具有造价低,运行维修成本低,使风电成本底于火电,成为最廉价,且取之不尽清洁能源。具有绝对的竞争力。 整机结构概述: 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就像摩天轮那样巨大,与之不同的是轮缘周边没有轿厢,斜拉索之间设有叶片,形成叶轮,叶轮中间(中心轴与轮缘之间)设有传动支撑圈与叶轮后部支撑架周边所设多个发电机轮直接啮合,起到支撑叶轮和传动发电机的双重作用,而无需变速齿轮箱,传动比就可达到1:120。叶轮前面设有呈半漏斗形聚风罩,聚集叶轮中下部风力,解决了因叶片所处上下位置不同风的受力不均所产生的叶片抖动及噪音。整机均设置在类似大型起重机转盘式平台上,可随风向变化而调整方向。 本发明人思路重点不是在技术成熟的发电机如何提高发电能力上,因为技术成熟的发电机就是提高百分之零点几都是很难的,提高百分之几会震惊世界,提高几倍那是天方夜谭,只有在方式方法上有巧妙的创新、技术上才有重大突破,才能实现发电能力成倍的提高。本专利试产成功之日就是我国风电技术领先世界之时。为2020年我国单位GDP减排40-45%目前实现而努力奋斗,未来世界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竞争,一项专利技术可以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可以说谁掌握了专利技术谁就撑控了市场,对首位合作方给予最惠待遇。 无风险合作方法: 为了您投资的可靠性,经发明人书面同意,您可以用很少的投入,先试产一台小型机,验证技术可靠后您认为可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再谈专利转让,此办法投资风险极小,一但试产成功会给您带来巨大的商机,合作方式由您选择,如您对本专利有合作意向,本人可提供详细的专利文件及技术咨询。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