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风能 - 风能动态 |
千尧科技三箭齐发亮相风能展文章来源:中国能源网 | 发布日期:2023-10-17 | 作者: | 点击次数:
10月17-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千尧科技作为新能源领域领先的“海上风电运维登乘、水下监测检修及新能源智慧化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携最新技术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三箭齐发,亮相展会。 一、海电运维登乘廊桥 海上环境恶劣,运维作业受风、浪、潮汐、海底地形等因素影响,具有通达困难、有效作业时间短、危险系数高等特点,给海上风电运维带来严峻挑战。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完美解决方案。为解决海上风电运维这个绕不开的“需求痛点”,千尧科技深耕海上风电运维登乘实际场景需要,自主开发了具备运动补偿功能的海上风电运维登乘廊桥。千尧科技海上风电运维登乘廊桥按照船级社规范、相关行业标准要求研发设计,运动补偿效果好、响应速度快,适用于4级及以下海况;构造简洁,重量轻,操作维护简便,可搭载到中小型风电运维船上。海上风电运维登乘廊桥用以保障人员、物资安全转移,同时提升海上风电运维工作效率,增加有效作业窗口期,进而提高风电场经济效益。千尧科技海上风电运维登乘廊桥已经在中国市场推出商业化产品,并在江苏、福建、浙江等海域示范应用。 二、水下监测检修 千尧科技水下监测检修,涵盖海上风电结构物的基础在线监测和检测、海底电缆的在线监测和检测、基于机器人的水下作业等服务。海上风电结构物的基础在线监测和检测包含:振动、沉降、倾斜、应力应变、冲刷、腐蚀及海洋环境等。通过在关键位置布置传感器,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搭建智慧监控平台,对海上风电基础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基础结构的智能感知、智能监测、智能报警、智能预警。海底电缆的在线监测包括:温度、载流量、振动、电能质量等,并融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将海缆监测达到全方位、全天候、可视化和集成化的新高度。 千尧科技基于机器人的水下作业服务是利用水下机器人搭载检测设备对水下基础和海缆进行近距离探测,获取水下基础和海缆状态数据,可有效的对水下基础和海缆进行检测,诊断水下基础和海缆安全隐患,预防水下基础和海缆故障的发生,辅助用户决策,保障海上风电安全生产。 三、智慧风电 电力行业项目需求变更频繁且定制化占比高,千尧基于物联网平台、数据分析平台和AI应用需求自研方舟物联网平台。 千尧科技方舟平台是一个面向软件开发、项目实施、数据治理、算法开发等技术工程师的高效、快捷、稳定的技术性底层平台。能够解决数字化系统标准统一,规范一致,快速交付等问题。 1、集控平台 千尧科技集控平台产品洞悉海上风电管理各需求,集控功能强大。覆盖新能源场站、区域级、集团级全域管理场景,快速响应一线生产运行、集团管理运营各业务需求。通过采集、整理、统计风光储场站的各类生产运行数据,实现区域公司级生产过程信息的远程实时监视、实时报警、运行分析等功能。能提高生产计划运营效率、降低场站运维成本、降低设备运行故障率、提高场站发电量收益。 2、新能源生产管理系统 千尧科技新能源生产管理系统上风依托设备,将风电场业务与资产智能联动、统筹管控,全方位、多纬度、全过程管控风电场资产安全,通过智能排程模块大幅提升风电场运维效率。工单流程全部实行数字化管理,兼容各种流程定制。通过新能源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有效提升运维效率和经济效益,有效降低单位容量运维成本、提高年发电量、降低故障发生率、节省维修时间。 3、报表平台 千尧科技报表平台与业务深度结合,融入场站实际使用场景,扫描式剖析风电机组敏感性,对异常数据自动清洗、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对风电场生产、运维数据进行多维分析,具有风电场效能分析、风机效能分析、机组经济性分析、自定义报表等功能。协助管理层高效运营决策,降低场站值班人员工作量,综合提升场站经济效益。 4、设备健康度评估与预警 千尧科技针对新能源场站特点,打通工单两票、实现业务流程快速闭环。打通设备生产运维数据,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实时洞察设备健康状态,把故障消除在隐患阶段。变“被动治理”为“主动预防”,保持机组高效平稳运行,大幅提升投资回报率,有效降低非停损失电量,提升场站收益。 全球海上风电市场日益火热,海上风机单机容量、装机总量频频刷新纪录。千尧科技应运而生、抓住海上风电发展机遇,专注提供“海上风电运维登乘廊桥、水下监测检修、智慧风电”三大系列产品与服务,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风电生产与运营的痛点,必将提高风能安全生产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