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风能 - 风能动态 |
专家预计“十四五”期间 风电行业将迎来三大发展趋势文章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1-19 | 作者: | 点击次数:
“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风电等新能源发展迅速,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主体。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达2.4亿千瓦,平均利用小时1912小时,电源投资2151亿元。 随着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产业技术和运营模式趋于成熟,风电在能源行业竞争中的优势愈发明显,市场化成为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陆上风电开发结构不断优化,将呈现全国均衡发展势态;海上风电作为后起之秀,将促进电力供需结构调整,解决我国东西部源荷不平衡问题。专家预计,“十四五”期间,风电行业会迎来跨越式发展。 趋势一 风电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风电平价效应凸显。 2020年,我国发电装机延续绿色发展趋势,其中,风电发电量保持较快增长,截至11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发电量41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从资金投入上看,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4157亿元,同比增长43.5%,其中风电2151亿元,同比增长109.9%。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等电力央企作为新能源开发主力,在风电装机容量上占较高比例。 从整机市场来看,行业集中度提升,金风科技、远景能源和明阳智能等国内龙头企业掌握绝大多数整机市场。近年来,风机开发成本不断下降,陆上风机价格竞底。近日金风科技中标三峡新能源采购项目,风机价格降至3100元/千瓦左右。海上风电“十三五”期间平均造价在1.4-1.8万元/千瓦,距离平价并网还有很大差距,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是降低风电建设成本的关键。 2021年1月5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向前迈了实质性一步。未来随着体系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与配额制、绿证交易制度相衔接,风电企业迎来可靠的盈利模式。 中电传媒数据研发中心预计,风电行业的市场空间逐渐加大,产业链各个环节将迎来更大市场,行业集中度提升。进入风电平价发展时代后,电价、补贴等传统模式不再适应风电行业发展,市场化成为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 趋势二 陆上风电开发结构优化,三北地区增速放缓,中东南部平原风电潜力巨大。 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2.4亿千瓦,同比增长17.5%,新增装机2462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816万千瓦。其中,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97万千瓦,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 总体来看,三北地区作为中国风电规模化发展的根据地,陆上装机规模已趋于饱和,风电电源的竞争力在未来将超越火电,随着特高压电网完善,输送能力增强,三北地区风电消纳问题将进一步解决;中东南部地区近年来风电开发形势向好,在每年新增装机中超过60%。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平原风电潜力非常大,中东南部是中国风电发展的下一个希望的田野。” 2020年11月,得益于弃风电量和弃风率“双降”,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912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30小时。其中云南省延续2018年、2019年优势,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2525小时,连续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 中电传媒数据研发中心预计,风电装机容量在“十四五”期间将出现大幅提升,风电开发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全国均衡发展势态。随着经济回暖和新能源并网力度加大,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将小幅提升。 趋势三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沿海地区电源建设促进电力供需结构调整。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750万千瓦,在政策支撑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海上风电迅猛发展。“海上风电是风电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周茂平表示。 从地域分布上看,海上风电建设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江苏是海上风电发展规模最大的省份,截至2020年6月底,江苏风电并网容量1110万千瓦,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其中海上风电装机464万千瓦,占全国的70%。2020年底,广东海上风电并网容量101万千瓦,同比增长259.34%,目前在建海上风电装机800多万千瓦。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用电负荷较大,2019年11个沿海省份的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3%。海上风电临近负荷中心,能够就近消纳,缓解“西电东送”压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指出,中国工程院《我国未来电网格局研究(2020年)咨询意见》显示,随着中国西部产业发展和东部清洁能源的开发,东部和西部源荷不平衡程度将降低,“西电东送”规模会出现拐点。 中电传媒数据研发中心预计,在“十四五”时期,海上风电将成为风电发展建设主力,沿海地区促进电量就地消纳,东西部源荷不平衡程度降低。随着补贴退坡,终端需求大幅增长,2021年海上装机热潮还将延续。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