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50106581048840765.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风能 - 风能动态

决战海上风电 潮止海装船

文章来源:角马能源 | 发布日期:2019-07-05 | 作者: | 点击次数:

6月27日晚7点,“海龙兴业”号海装船在服役第71天,首次迎来高光时刻。

一个直径155米、重达200多吨的叶轮,随着海装船吊臂的起吊,缓缓上升到100多米高空。三个小时后,在一片欢呼声中,叶轮与机舱完成精准对接。

这是广东阳江海域首台风机成功吊装。

然而,就在“海龙兴业”号施工的中广核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场,其实“华天龙”号不久前才迟迟归队。此前,同一片海域内,这艘“亚洲第一吊”还转辗于三峡新能源和中节能的海上风电场。

海装船不足,正成为当下制约海上风电大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位龙源振华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全国海上风电开工规模已达7.5GW,这需要40艘基础施工船和50艘专业风机安装船来支撑。但当前国内已投入使用的专业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仅有不到30艘。

缺口难填

2014年,国家发布《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这一海上风电最核心的电价政策,推动海上风电市场逐步开启。  

于是,南通风电运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将海上风电运维船设计建造等确定为公司的主营业务。运维船主要负责海上风电安装施工运维和后期运营中的运维等工作。

电价政策明确后,中船重工、振华重工等造船巨头开始设计建造海上风电专业施工船。

而在这个时间节点前后,线缆巨头中天科技、开发商中广核等也先后投身造船行列。全球第一大风电开发商龙源电力,则牵手振华重工成立龙源振华。

2016年后,一批船只先后交付,国内风电安装平台达到20余艘。

南通风电运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很快将版图从大本营江苏扩张到沿海各地。2016年,国家能源局印发《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江苏、广东、福建、浙江列为海上风电建设的四个重点省份。截至当年年底,中国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480MW,先行者江苏高达1120MW。其余三省奋起直追,南通风电运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运维船一时间行情见涨。

海上风电装机热潮在今年持续升温。一个月前,国家首次调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这是平价上网时代来临的信号。为了抢在2021年前并网以获得0.85元/千瓦时的电价,大规模海上风电项目陆续开工。 但海上风电抢装潮中,造船业却保持谨慎。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在建海上风电安装船仅有12艘左右,加上现有船只,距离需求量仍相差甚远。

由于造船成本上亿元,一条船适用的海域有限,在没有签订租约的情况下,贸然造船,可能难逃堆放码头的命运。 近年来,海上风电进入大兆瓦风机时代,不同省份对单机容量提出不同要求,这无形中限制了施工船的适用范围,也加速着施工船的更新迭代。 此外,不同海域的自然条件对施工船要求各异。东北海域的安装船在基本施工能力之外,还需具备破冰能力。而南方海域也有其各自不同的施工环境。

如何破题

当阳江海域开工一年半多的四个风电项目还在缓慢推进时,近2000公里外,龙源江苏大丰H7海上风电场最后一台风机成功并网。这个拥有80台风机、装机容量为200MW的项目交付建设周期用时不超过11个月。这刷新了中国海上风电场建设纪录。

这一纪录的创造者正是龙源振华和海洋水建。在这11个月期间,该项目所在的江苏海域,有效作业窗口期仅有160天左右。龙源振华内部人士介绍,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龙源振华和海洋水建均拥有可自控船机资源,且具备丰富施工经验。

江苏是中国最早发展海上风电的省份之一。2010年9月,龙源电力在江苏如东建成第一个32MW海上(潮间带)风电场。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当年6月,龙源电力与专业海装船制造企业振华重工合作,在江苏南通成立合资公司龙源振华。此后近十年里,龙源振华不断突破施工难题,成为国内海上风电领域拥有专业施工设备最多、最先进的施工企业。到2018年底,龙源振华承接海上风电工程共55项,总工程容量166万千瓦。

此外,一些跨界的海上施工船舶,也登上海上风电发展的历史舞台。 前文提到的“华天龙”号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12年前,这艘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亚洲最大打捞起重船,在阳江海域成功完成“南海一号”南宋古船整体打捞任务。如今,这艘打捞主作业船又出现在阳江海域,奔波于数个海上风电项目施工现场。

事实上,欧洲海上风电行业在起步之初也曾面临缺船困境。与中国一样,这个装机总容量已达到18.5GW的市场,早年施工船大多来自海洋油气工业和海上施工行业。不过,欧洲市场发展节奏较为稳健。一位欧洲海上风电领域专家表示,截至目前,欧洲拥有的海上风电施工船仅有20余艘,但现在的欧洲并不存在缺船困境。欧洲在项目开工前,施工方会提前预定或设计建造所需船舶。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今年,相对优质的船机租赁价格上浮70%—100%,施工单位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

身处当下海上风电热潮,造船公司无时无刻不在理性与欲望的权衡中煎熬。潜在的商业利益带来巨大的诱惑,但盛况背后的凋敝又时刻提醒着他们,要抑制扩张的冲动。 造船业与海上风电行业的博弈仍在继续。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