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风能 - 产业动态

我国多晶硅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文章来源:硅业分会 | 发布日期:2017-09-29 | 作者: | 点击次数:

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各自的能源战略,以应对石化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太阳能发电凭借其可靠性、安全性、广泛性、环保性、资源充足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电力供应的主要支柱。

在多个国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战略推动下,全球光伏产业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促进能源多样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截止2016年底,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超过300GW,过去十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40%。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有望达到1721GW,到2050年将进一步增加至4670GW,发展潜力巨大,太阳能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主导。

在我国,多晶硅光伏产业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截至目前,我国已经连续十年位居全球光伏组件、电池片产量首位,其产量占比超过70%;我国多晶硅产量已经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产量占比超过50%。此外,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光伏企业除了通过并购等方式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布局产能外,也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在印度、泰国等地设立工厂,质优价廉的光伏产品为全球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光伏产业重要的基础原材料环节,我国多晶硅行业一直致力于提高自给率,降低对进口的依赖。经过全行业多年来共同努力,我国多晶硅供应能力在显著提高,自给率、产品品质和工艺技术等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自给率方面,2007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仅为1130吨,在全球总产量中的占比不足5%,在国内总消费量中的占比也仅为10.9%。而经过十年的发展,2016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快速增加至19.6万吨,年均增幅为77.2%,全球占比已经超过50%,在国内总消费量中的占比也已经达到58.3%。预期到2017年底,我国多晶硅有效产能将达到30万吨/年,可满足国内60GW电池片生产的原料需求。在光伏产业原料供给方面,我国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多晶硅原料依靠进口的尴尬局面,实现了多晶硅原料“中国制造”,为国内光伏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产品品质方面,经过多晶硅严酷市场环境的洗礼和优胜劣汰,随着企业技术改造的不断进行和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多晶硅产品质量也在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多晶硅片和单晶硅片的品质需求,2017年上半年在产的多晶硅企业共18家,其中几家企业在规模、技术、成本和质量等各方面均已接近或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国内多家多晶硅生产企业也正在致力于国产电子级多晶硅的生产和应用。

在工艺技术方面,近几年,我国多晶硅企业不断加快技术进步,努力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各主要多晶硅生产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解决生产中的瓶颈,利用极少的投资实现了生产能力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快速下降。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下降61.1%;还原电耗下降62.5%。部分先进企业的综合电耗和还原电耗指标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从全产业链角度来看,近年来,多晶硅环节对整个多晶硅光伏产业链降成本做出了贡献。2007-2016年期间,多晶硅价格年均降幅为30.7%;多晶硅占光伏组件的成本快速下滑至5%左右。我国多晶硅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整个行业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部分多晶硅企业已经具备与国际巨头企业相竞争的实力。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贸易形势依旧严峻复杂的背景下,未来多晶硅行业前行之路必定充满艰辛和坎坷。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应当:

第一、调结构促发展、扩应用不动摇

目前,我国多晶硅光伏产业已经处于国际竞争的局面,同其他行业相比,面临更加不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引导理性投资、扩大应用将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三大要素,特别是应将调结构促发展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

第二、打破行业传统束缚、重新审视内在潜力

创新是行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对于我国多晶硅企业来说,其着力点在三个方面:一是依靠创新驱动,推动工艺升级,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二是大力开发高端产品、智能材料,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三是凭借互联网技术,实现跨行业的融合,特别是与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融合,同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耦合,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第三、自律协作、增加合力

在这次新技术革命中,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加强行业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协作。首先是行业内部企业的合作,同时,还要加强产业间的合作,让上下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