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50106581048840765.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信息

安徽出台系列举措,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文章来源:大皖新闻 | 发布日期:2024-08-23 | 作者: | 点击次数:

到2027年,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10个以上,培育20家以上百亿级重点企业……8月22日,大皖新闻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举办的光储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近日出台《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为未来四年加快推动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创新发展,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  

到2027年,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10个以上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安徽省各类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累计创建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10个以上,认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200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家,规上制造企业实现创新平台(研发中心)全覆盖,全行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到2.5%以上,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创新体系。

安徽省工信厅电子信息处处长、省光储办综合协调组组长蒋晨捷介绍,我国光伏产业目前实现端到端安全可控,以绝对优势主导全球光伏行业发展,成长为产业总产值超1.75万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安徽是全国光储产业发展版图中的重要一极,一直在多个环节保持行业技术领先优势,引领光储产业持续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安徽省光储行业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8家,省级创新平台131家。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技术水平、出货量行业领先,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三分之一。

四年内,培育20家以上百亿级重点企业

近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技厅等3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千百亿”企业培育行动方案(2024-2027年)》。

该《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力争在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培育2家千亿级领军企业、20家以上百亿级重点企业、4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兵团式作战、集群式发展的态势基本形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龙头企业规模、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安徽省工信厅电子信息处副处长、省光储办产业推进组组长吕秀峰介绍,安徽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链企业共有520多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30家,百亿企业12家,百亿元企业占全省光储产业规模总量的比重超75%。产业链关键环节全球出货量前10企业中,已有7家光伏玻璃、6家光伏组件、5家光伏电池片、2家光伏逆变器在安徽省布局。龙头企业营收占比高,影响力大,对产业链的拉动作用强,是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明确用地规范 盘活存量资源

为推动安徽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项目用地管理,安徽省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举措》)。

据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开发利用处副处长孙莉莉介绍,鼓励采煤沉陷区复合利用是此次《若干举措》中的一个创新点。

安徽省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经多年开采,两淮矿区已形成采煤沉陷区98个,沉陷总面积113.96万亩,其中沉陷区范围内耕地面积46.68万亩,预计未来10年将新增沉陷面积26.07万亩,涉及耕地10万亩,治理任务仍较艰巨。支持采煤沉陷区非耕地区域规划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拓展采煤沉陷区治理的路径,又能有效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实现双赢。《若干举措》提出“采煤沉陷区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控及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支持利用其中的非耕地区域规划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若干举措》还明确了光伏发电项目选址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包括:避让耕地、生态保护红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特殊自然景观价值和文化标识区域、天然林地等;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Ⅰ级保护林地。不得在河道、湖泊、水库内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在养殖池塘等养殖区、限养区及湖泊周边、水库库汊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应当经过科学论证,严格管控。正面清单包括:鼓励利用城镇低效用地、村庄用地、废弃矿山等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盘活利用存量土地资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