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与技术 |
寻找新能源 中国路在何方?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 发布日期:2008-07-23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主持人:本报见习记者 柳 森 ●嘉 宾:黄 震(长江计划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新闻背景: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的未来预期都笼罩在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的阴影之下。国际原油价格一度创出148美元/桶的新高。在此背景下,寻找可以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成为全人类空前关注的共同课题。甚至还有科学家打起了月球的主意。 柳森:如今,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不乏各种可能的石油“替代品”以及种种“替代性尝试”。平时,我们也不时听到一些关于技术革新获得新进展、新突破的消息。但是,大多数人心里还是有一个疑惑:在当下,究竟什么才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具有实质意义的“新能源”? 黄震:事实上,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以来,人类就开始了对“新能源”的探索。专家甚至早早认为,一旦油价由2-3美元/桶上升至14美元/桶,石油替代现象就会普遍出现。然而,时至今日,石油的地位仍旧难以撼动。背后的原因相当复杂,最关键的有两点。其一,石油既可作为燃料,又可作为石油化工原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寻找石油替代能源的难度。其二,目前可以确认的“新能源”或多或少存在着“量”或“价”的问题。相对于常规能源,这些新能源不是总量太小,就是要靠天吃饭,能源采集受到严格的气候条件的约束(比如风能、太阳能);不是成本过高,就是至今未能实现规模生产、规模利用(比如氢能)。而目前只能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尚难达到规模化有效替代。 此外,具体到30年后的今天,一项新能源探索能否最终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成为真正意义上能为人类所用的“新能源”,还将面临更为严苛的评估。首先,它的生存能力将受到全球高能源需求、高粮价、高通胀、温室气体增多等众多宏观因素的考验。其次,随着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绿色观念”的深入人心,新能源在出生伊始就将被要求对环境、生态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就在前些年,玉米制乙醇还广受追捧。而后不久,人们的态度却急转直下,不仅因为它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直接刺激了粮食价格的攀升,还因为乙醇生产本身消耗能源、排放废水,对环境有负面作用。可见,新能源要想在未来脱颖而出,光能胜任市场规律,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已远远不够。 柳森:科学家们预言,未来几十年,人类将进入能源革命时代。而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无疑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领跑者。大家都很关心,面对如此战略机遇,中国是否已经寻到一条更清晰、可预见的新能源路径? 黄震:新能源探索能否突围成功,美国和日本代表了两个方向。前者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生产方式革命,后者则坚持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抓紧发展新能源,成功逃过了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国的石油已大比例依赖进口,而我们快速行进中的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大量刚性的能源需求,以此来看,日本的路径更值得我们借鉴。但较之欧美、日本,我们的新能源产业才刚刚起步,需要抓紧赶上。 结合中国的现实条件,一条分阶段实施的新能源路径已基本确立:首先,中国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清洁、高效、多元、可持续的。其次,中国要打一套分层次、分阶段施展的新能源“组合拳”。从近中期来说,也就是2020年以前,开发各种煤基燃料,走以煤替油的道路,辅以天然气、第二代生物燃料(用一些非粮生物废弃物制燃料,比如秸秆、油藻)的开发是最为现实可行的选择。2020年前后,风能、太阳能有望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和规模化应用。再远一点,到2050年以后,核聚变、天然气水合物、空间太阳能发电和氢能将有望成为更尖端的替代能源。对此,我国已经订立下明确的目标:争取到2050年,新能源在整个用能结构中占到三分之一以上的比例。 柳森:您一直从事新能源的研发工作,对于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困难一定有非常切实的认识与体会。在您看来,中国若要想在新能源探索之路上走赢未来,有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或者困难? 黄震:很早前有专家就曾总结过:技术开发能力薄弱、扶持政策不完善、激励措施力度不够、缺乏强制性的市场保障政策是我国发展新能源过程中遇到的几个主要瓶颈。我觉得总结得很好,但我们还要进一步反思,要突破这些障碍难点何在? 在新能源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会遭遇一个“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就拿新能源汽车研发来说,每当一种新能源燃料出来以后,汽车厂商就会想,如果我的汽车生产出来以后,你是否有足够的燃料可以提供给我,而燃料生产厂家又往往会担心燃料生产出来以后,你有多少车子来用。的确,新能源开发成本很高,没有规模生产就难以降低成本,但如果大家都互相等待、谁也不愿意先走出这一步,这条路就永远都走不成。因此,我认为,除了以往我们经常强调的“硬件”,一些“软件”也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作为新能源研发人员、企业、机构,不仅要有非常强的社会责任感,还要携手合作、攻克难关。当然,新能源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协调和政策、税收扶持,也希望整个社会能为新能源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多给新能源研发一些关注、耐心、宽容与支持。 柳森:如今,寻找与探索新能源的战略意义已毋庸置疑。但伴随着全世界开发新能源热潮的升温,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也出现了:一些新能源公司由于技术落后,反而成了高污染、高能耗的源头;在新能源行业中,炒作概念、不重实效、无序上马、重复建设的情况并不鲜见。 黄震:一项新能源技术能否真正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不仅必须遵循从研发到小规模示范运行、到大规模商业推广使用这一条“全生命周期”研发规律,还将领受能源转化利用效率、环境成本-收益、经济可行性和技术成熟度四重评价体系的检验。如果在缺乏充分论证和长远规划的情况下匆匆上马,成本、风险巨大。例如,粮食制乙醇,即便其技术成熟度已渐入佳境、经济效益显著,在人均耕地有限的中国,我们对于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慎之又慎。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任何一种新能源都必须遵守市场规律和科学研发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去发展我国的新能源,要想凭借后发优势在技术上获得跨越式的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此外,能源安全很重要,但无论如何,整个社会、整个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更应是第一选择。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