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与技术 |
中国版新能源汽车路在何方?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 发布日期:2007-12-19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中国地大物博,完全可以找出多种发展路径;我们采用的策略应该是:“百花齐放、谨慎布局” 全球汽车业的发展,近年来正进入一个新老动力交替的过渡期,新能源汽车开始成为跃升于汽车天幕上的新星。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从长安、哈飞、奇瑞、比亚迪、吉利到一汽、上汽和部分合资企业,直至力帆、双环、中兴等,都无一不在宣示即将上市混合动力汽车。据统计,到明年国内至少将有10款以上新能源汽车面世。 然而,一哄而起必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为此,国家发改革委制订出《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从今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发布的《规则》首次明确新能源的概念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电动、氢动力和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等。与此同时,《规则》对企业上马新能源车项目设定了15道“准生”门槛,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企业需要至少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三者之一的核心技术。这将打破目前全国新能源汽车“一窝风”的现状,形成由拥有技术优势的汽车企业领跑的格局。在企业取得新能源准入资格后,仍需在商业化阶段接受主管部门监管,从而可避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出现失控现象。根据《规则》规定,新能源汽车发展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技术阶段。起步期产品只能进行小批量生产,在批准的区域、范围和条件下进行示范运行;发展期产品允许进行批量生产,但也只能在批准的区域、期限和条件下销售、使用;成熟期产品则与常规汽车相同,在销售、使用上也与常规车辆相同。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将指定检测机构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的现场技术和产品技术进行审查。 从《规则》对于新能源的定义来看,我国在未来新能源发展起步阶段,将实施能源多元化的战略。目前国际上的新能源发展出现三种模式:一是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二是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三是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目前,以宝马为代表的欧系厂商青睐于氢动力;以通用为首的美系车则将“宝”押在了电动车;日系车则以车上的Hybrid混合动力标识表述了对于新能源的理解。哪种动力模式成为主导未来的标准,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中国则必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合自己的路。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教授在一次演讲时曾大胆预言:“未来的车用能源肯定不能完全依赖石油,能源将是多元化的结构。汽车的发展将从现在的内燃机逐步走向以电驱动为主的结构。”由此可以看出,在新能源汽车探索研究的起步阶段,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可以不必过于狭隘,中国地大物博,完全可以找出多种发展路径,我们采用的策略应该是:“百花齐放、谨慎布局”。 而同时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目前除混合动力外,其他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尚未建立,因此新能源车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会演变为标准之争。近日获悉,上汽正全力参与燃料汽车和代用燃料汽车国家标准的制订,这意味着新能源车的标准争夺战已悄然打响。目前发改委正在行业内部对二甲醚汽车国家标准进行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结束后再经过数轮修改审查,就可报批为国家标准。如果批准,这将是继2005年10月混合动力车标准出台之后,新能源车领域的第二个国家标准。可以预料,新能源技术如果采用跨国公司的标准,国内企业在未来零部件配套、生产设备改造和消费鼓励方面都将出现“跟不上”的尴尬。但为了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国内企业必须勇于承担起这一重任。陈伟栋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