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与技术 |
新能源汽车:危机还是重生?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 发布日期:2007-11-08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本报记者 黄少华 新能源技术的普及让身处油荒中的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随着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成为全球最热门的两大话题,各大汽车厂家也加紧了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布局。 在北京刚刚闭幕的第五届环保节能车展上,国内外厂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共展出了数百款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氢动力和纯电动等环保节能车。与此同时,清洁能源车的研发和推广也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次新能源车的浪潮与其说是为了抢占未来的技术制高点,不如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政策的转折。 11月1日,国家发改委再度调整了成品油的价格,北京市场上93号油也随之每升涨了0.44元。同日,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科技部也将“新型洁净能源汽车”列入《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将在“十一五”期间继续组织实施涉及各种清洁能源汽车的重大科技项目。 事实上,抢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之前,不少企业早已闻风而动。10月27日,通用汽车CEO瓦格纳专程来华,宣布在华投资2.55亿美元,建两个新能源研究中心。另外,通用汽车还高调宣布,未来5年内,将和上汽共同向清华大学投资500万美元,用于建立中国车用能源技术研发中心。通用此举,标志其加大了进军中国清洁能源车领域的步伐。 除通用外,丰田在新能源方面也是有备而来。作为第一款引进中国的量产混和动力车,普锐斯成了很多企业研究混和动力技术的样板。“丰田不惜成本、不顾收益,可见其在清洁能源车型的市场争夺战中决心之大非同一般,”据国内一位负责研发的技术人员介绍,“丰田一直致力于开发低油耗且清洁环保的汽车。此外,丰田还积极备战,以应对将来能源多样化的需求,并尝试开发低油耗且动力性能卓越的变速器等。” “新能源车的发展,是21世纪中国汽车产业追赶上发达国家进程的唯一契机。”有专家称,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呈“井喷”态势,但许多汽车的高科技配备以及核心技术目前仍然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的手中,作为支柱性产业,我国汽车产业的相关高、精、尖技术仍十分匮乏。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生产出具有替代功能的驱动系统则成为当今汽车产业的难题,替代能源车的推出及使用已被部分汽车产业发达国家所推崇,但至今仍未研制出可以大规模替代现有燃油驱动系统的新能源车,因此,要赶超汽车发达国家,当下的新能源车发展是最好的机会。 在第五届北京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展览会上,上汽、奇瑞、吉利、东风、长安、江淮和比亚迪等自主汽车企业也都在采取行动,欲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所作为。一汽轿车展出了一款奔腾的油电混合轿车,并确定最迟在2009年批量上市销售;东风汽车推出了一款日产蓝鸟车型平台上研制的油电混合动力轿车;长安混合动力汽车的雏形也已经亮相,并将在2008年具备量产能力,比亚迪新能源F6双模电动汽车也将于2008年正式上市…… 显然,对各汽车企业来说,清洁能源车领域的争夺,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命运。可以说,谁在新能源车上率先突破,谁就将占领技术的制高点。而且,在目前新能源方兴未艾之时,显示自己的新能源方面的探索和成就,很容易引起市场和消费者的关注,成为促进现有车型销售的一大法宝。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虽然各汽车企业不断有新清洁能源车型问世,但大多都是“概念车”,若要真正批量生产,还需要面临很多问题。那么,这些新清洁能源车型到底有无可能实现量产?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面对琳琅满目的新能源方案时,应用动态的眼光来衡量。奔驰首席环境官曾将直接燃烧氢气的内燃机归为“10年前就放弃努力”的技术,原因是生产氢能源所造成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目前的燃料更大,而且燃烧氢气实际效果只是相当于一个柴油发动机。这种说法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当一种环保新技术无法得到一连串技术配合的时候,这种技术就只能是“作秀”。但是如果氢能源的生产过程能够做到低污染并且与燃料电池相结合,那它的可行性就大很多。同样,在面对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时,我们对于电池生产污染、回收利用等问题的关心,需要高于能节省多少汽油。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研发成本高,如丰田普瑞斯混合动力车就是因为价格过高而无法进行大范围的推广。毫无疑问,对于国内大多数第一次购买轿车的消费者来说,新能源汽车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可远观而不可亵渎。据悉,在美国,购买油电混合车将能够享受税额减免,消费者购买每辆油电混合车最高可享受4000美元的减免额,这对于很多买车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而在我国,政策方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还不够完善。 专家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机动车规模扩张所引发的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节能环保的清洁能源汽车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近10年时间,数十亿元投入,加上国外企业的成熟经验,如果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会只是目前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一个新能源汽车项目负责人如是说。他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是我们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契机,利用好,就有可能获得重生,而如若只是用来作秀,则将面临危机重重。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