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与技术 |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比较优势文章来源:财经时报 | 发布日期:2007-03-19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每年的全国“两会”,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都是引人注目的人物。从小小的汽车万向节,做到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龙头老大,总资产超过100亿元,这个发展过程本身就具有传奇性;而多次跨国收购国际化公司,发展成为一家跨行业、跨地域的国际化集团,更使其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 今年,鲁冠球的另一个引人之处,是他关于清洁能源汽车商业化的提案。《财经时报》注意到,经过多年发展,万向集团已经不是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尤其是涉足电动车领域后,从关键零部件研发、整车商业化运行,到建设商业服务平台,万向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其经验为国家发展电动汽车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现在,万向电动轿车和电动大巴的最高时速为126公里和90公里、经济时速下的最大续驶里程为380公里和280公里,百公里平均耗电量分别为11千瓦时和70千瓦时。该公司承担的“杭州市工况下电动汽车运行考核试验研究”、“WX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研发”和“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三项国家863计划,均已通过国家验收。 据介绍,万向从1999年开始涉足电动汽车领域,现已完成纯电动轿车、纯电动大巴车的开发和小批量生产。按照“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该公司在大功率、高能量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一体化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整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工程集成技术以及试验试制平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财经时报》:万向开发电动车是否因为本身具备汽车零部件方面的优势? 鲁冠球:万向研制电动汽车的目的,不单纯是基于这些年对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谙熟及资本的积累,也不完全是因为现有主导产业对开发电动汽车有人员连续性、工艺连续性、市场连续性的优势,关键还是基于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生存的责任感。 《财经时报》:您在“两会”提案中,特别提到清洁能源汽车商业化问题,这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鲁冠球:随着城市交通污染、石油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突出,电动汽车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万向作为一家现代企业,在拥有相对资源优势的前提下,有理由与责任来面对这一课题。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鼓励开发节能环保和新型燃料汽车”的产业要求,因此,实施电动汽车项目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社会环境发展需要及国家政策趋势。万向电动汽车正以其技术和新能源的最佳结合,努力为创建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财经时报》: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新能源汽车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竞争焦点。您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优势? 鲁冠球:最大的优势是,中国的资源能源状况更适合发展新能源汽车系统。中国目前油气资源相对缺乏,制约了传统的交通能源可持续发展,但其他资源的多种替代性又可充分发挥资源多样性的优势,为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型新能源汽车打下基础。 此外,中国具有实现新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发展的后发优势。尽管发达国家均大力推动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但是其传统汽车产业庞大,石油基础设施完善,消费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实施转型的社会成本高昂,转型难度很大。[NextPage] 而中国汽车工业刚刚起步,汽车普及率相对较低,因而在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战略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度。相对常规汽车而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政策得当、企业积极参与,可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转型。 《财经时报》:万向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鲁冠球:万向电动汽车在代表国际电动汽车最高水平的必比登国际清洁汽车大赛上,曾荣获必比登挑战赛竞赛大奖和国际汽车协会机构认可的四个单项金奖。 万向研制的电动汽车用聚合物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顺利通过了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动力电池检测鉴定。这一核心技术的关键性突破,是万向电动汽车众多专利成果中最具“含金量”的一项原创性专利。 2006年4月,杭州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开通,万向电动汽车Y9线路在杭州西湖环线公交路线上进行试点示范。这标志着万向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课题,在研发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汽车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财经时报》:国家现在正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并专门就此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政策,您对此有何建议? 鲁冠球:建议国家在科技项目上给予专项支持的同时,启动新能源清洁环保汽车产业化的政策研究,运用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其好处是:一是有利于产业在规范中起步;二是能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以鼓励企业投资;三是制定专门标准,对示范、试验运行进行规范管理,可形成优良的产业生态体系;四是对社会配套体系建设给予税收减免或无息贷款等形式的支持,可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