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40117111534.jpg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与技术

新能源汽车看到了希望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报 | 发布日期:2006-08-11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本报记者 陈静仪

当能源问题在中国不断告急时、当节约资源被中央再三强调时、当电动汽车相继问世时,新能源汽车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

4 月9日,当一辆车身标着“混合动力”字样的中通城市客车驶上山东诸城街头时,记者就从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领导者的言语、行动中强烈感受到了这种期待。这是被赋予跨越式发展使命,承担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探索,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种种期待。有汽车界权威人士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期待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希望通过企业自主创新寻找新的地方经济增长点的急切心态。

共同努力才能成大事

就在这款混合动力客车驶上诸城街头的当日,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率十几位省里的部门领导来到山东聊城,听取中通混合动力客车项目汇报。据介绍,此次试运行的中通混合动力客车采用串联式混合动力技术,是采用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研究成果,由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生产制造调试而成。经专家论证,该车在匹配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性能稳定,节油率在30%以上,符合设计开发要求。

汇报会上,省科技厅厅长姜代晓表示:中通混合动力客车项目已被列入山东省“十一五”重大科技项目。副省长王军民的表态,更让企业吃了定心丸。“需要政府做什么,企业尽管提出来,只要有可能省里就会支持。省里要从政府采购、资金和环境上给予电动客车项目支持,省内的一些城市可以作为混合动力客车的示范城市。”对此,到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叫刘邦打天下,在企业周围聚集许多能人,共同努力才能成就大事。汇报会前一天晚上,特地从北京赶来的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廖小罕说得更为准确:省市领导搭台,产学研结合共唱混合动力客车产业化大戏,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明确提出的。地方政府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上海也开过类似的会议,而且分量和规格要高出许多。两个月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在同济大学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上海市经委主任徐建国、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和同济大学校长、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万钢等对上海新能源汽车进展情况的汇报。

陈良宇当场指示:上汽要加强与同济大学的合作,要把上海市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上海的合力,推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陈良宇还表示,对上海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原则,就是项目需要多少资金就给多少资金,上海有这个条件,前提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有媒体报道,新能源汽车研发已被列为“十一五”期间上海工业的“一号工程”。

汽车工业大省———湖北,早在两年多前就在武汉市开始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营。为此,湖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省内生产的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免征养路费和车辆通行费,并拨出资金专款支持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背后的期待

陈良宇判断,今后能源供应会越来越紧张,能源在世界上肯定是个大课题,开发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为此,上海“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方向很明确,要以创新带动发展,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实现上海工业的跨越式发展。陈良宇的设想是,“争抢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引领地位,上海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机会就在燃料电池汽车上。”

虽说山东在汽车工业上没有上海那样的实力,但山东也把电动客车列为地方的创新项目。“通过混合动力客车产业化的实施,不仅能使山东省在经济增长中实现国家能源消耗降低的约束性指标,而且为今后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王军民的话代表了省政府的设想。

自去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后,人们仿佛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灵魂。然而,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这样定调:“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首先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什么呢?参与中通混合动力客车技术开发的清华大学汽车系主任欧阳明高深有体会:“半年时间里,中通的混合动力客车就下了线,这在国内同类车型开发中时间是最短的,开发的速度比我预想的快。如果由学校单独完成这项工作是很难的,尽管学校技术知识的积累比企业多,但真正要把车造出来并形成产业化,还是要以企业为主。我觉得产学研的组合方式,是中通混合动力客车项目这么快取得成绩的关键,这是中通系统集成出来的成果,很值得肯定。”

对产学研结合这种方式带来的好处,地方政府看得更清楚。陈良宇指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方面,谁融合得好谁取得的成绩就大,北京也好,武汉也好,上海也好,各个地方都在赛跑,就看谁融合得好。

在这种地方政府搭台,产学研唱戏的竞赛体制下,我们或许会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春天即将来临。《中国汽车报》2005年5月8日第B5版

作者:陈静仪 (来源:中国汽车报)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