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与技术 |
聚焦可再生能源立法文章来源:媒体平台 | 发布日期:2006-06-16 | 作者:曾金胜 | 点击次数:
【内容提要】 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和可再生性的特点,在资源的利用上既不会出现枯竭,又不会对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是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再生能源法通过立法。这标志着我国将通过立法来促进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有效防治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新能源革命。 立法旨在突破能源瓶颈 意想不到的情况总会发生,你最好做好准备。这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撒切尔定律,在前年蔓延南方各省的油荒出现后被人们一再提及并反复品味。我们在深深思考中国能源领域的管理机制问题之余,又一次面对一个长久不愿提及又时时困扰我们的问题:我们脚下蕴藏的能源还能支撑多久?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面临严重的能源问题:供应不足,结构失调,污染严重,资源单一。近两年来,中国经济频频遭遇能源瓶颈,煤、电、油全面紧张,能源供应不足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尽管专家对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资源量和储量说法尚不一致,但无论是20年还是50年,我们最终都要面对能源枯竭的那一天。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因此,逐步降低对煤炭等化石类燃料能源的依赖,发展水电、核电以及先进的可再生能源就成为中国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这就是可再生能源立法的现实意义所在。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助推器。然而近几年,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气、水等方面环境质量的下降,也暴露了以煤为纲的能源结构的弊病。能源的缺乏,引起了对能源的无序开发利用,如小水电、小火电的大量出现,既不利于能源保护,也影响到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无疑,可再生能源将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方向。正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所说: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进行可持续能源开发的唯一出路。 此次立法,旨在促进用再生能源来替代高污染的能源,并希望到2020年时,可再生能源在全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从目前的微乎其微增加到10%。 直面立法难题 上海今年电力缺口300~500万千瓦,而年辐射量达4700兆焦耳的太阳能资源,却未得到充分重视。全国人大环资委来沪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进行立法调研,一位教授的感慨引起大家共鸣。 这一感慨,反映了目前我国能源利用中的尴尬:有丰富的水力、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但难以开发利用。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冯之浚坦言有六大瓶颈: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规划措施,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发展速度和水平,远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缺乏足够经济鼓励政策、激励机制和强有力的法规保障,影响投资者积极性;缺乏行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使有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可再生能源技术成本相对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可再生能源工业体系,研究开发能力弱,关键设备仍需进口;缺乏宣传教育,公众对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意义关注不够。 在太阳能方面,发展瓶颈尤其突出。我国的太阳能开发虽与国外同步,但发展定位有所不同。有的国家一开始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来开发利用,而我国走的是农村能源和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由于目的、定位的不同导致了太阳能在我国形成多部门、多渠道、小规模开发的特点。目前很多部委都有一个与太阳能有关的机构,政出多门,形不成合力,开发规模和科技投入均受限制。产业基础薄弱,厂家众多,参差不齐,部分小作坊产品低劣及太阳能行业缺乏严格的行业法规等都严重制约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其中,政策不到位是妨碍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尤其是国内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立法,现已有50多个国家制定这方面的法律。由于我国人口多、经济总量大、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艰巨的工作。 太阳能光伏产业期待法规助力 专家告诉记者,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易获得的可再生能源,在解决能源安全与环境污染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对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占据了所用全部能源的绝大部分,而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这些可再生能源却只占其中的不到10%。我国则不足1%。 一边是源源不断洒向大地的阳光,一边是越来越紧缺的能源。专家认为,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阳光经济,远景广阔。而以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新能源,必将掀起一场能源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曾指出:前一段时间,我曾关注风能,现在我开始转向太阳能,而且是高度关注太阳能。在我国能源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我把希望寄托于太阳能。他说,我国有85.4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如果将1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上的阳光转变为太阳能,能够发电25亿千瓦,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过去沙漠在人们印象中只是不毛之地,而将来,沙漠将成为中国的能源基地。 光伏产业即将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但是就目前来说,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并不乐观。国内的太阳能电池市场仅限于西北无电地区用户、微波通讯站、广东和浙江等地的太阳能灯生产企业,市场相对较小。 1月11日~13日,记者参加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太阳能学会联合开展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推动促进活动的无锡太阳能记者行活动。1月12日,中国(无锡)光伏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此间召开,中国科学院陈良惠院士、霍裕平院士等数十名专家、学者和部分无锡企业老总聚集一堂,为发展光伏产业出谋献策。中科院院士和专家们针对国内光伏产业现状把脉诊断,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尽管在光伏发电技术上我国并不逊色,但该技术和产品在国内的实际利用却让人汗颜:2004年我国生产的太阳电池组件中,85%以上都出口到了国外,我国自己应用的却少得可怜。在无锡,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高新技术光电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多晶硅和单晶硅电池制造技术。由于国内光电市场发育不成熟,该公司80%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该公司总经理施正荣博士表示,他们正在不断扩大产能,一方面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出口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扩大国内市场销量做准备。施博士对于可再生能源立法寄予了厚望。 目前,光伏计划的实施区域遍及我国西部各省区,以及中部和东部的部分省、市、自治区,投入总规模已经超过30亿元人民币。国家发改委、全球环境基金和世界银行共同推行的总投资2550万美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计划,为我国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和四川等地的共8.4万无电户解决了用电问题。由我国政府投资26亿元人民币实施的国家送电到乡工程为甘肃、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和陕西等地的7.8万户无电户解决了无电问题。在北京北郊设计中的奥运公园东侧,有一座太阳能示范楼,为将来北京成功、有效、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做准备。而天安门广场前的交通信号灯、北京大运村的太阳能庭院灯、高速公路边及高山上的微波通信站、西气东输等大型长距离石油天然气管道的中继动力等都利用了太阳能。 据预计,未来几年内,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就会接近并低于煤电,这为中国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提供了可能。国内涉足太阳能领域的上市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从长远来看,显然有可能受益于我国的能源政策。 中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孟宪淦说: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撬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杠杆,一定要加快其推广使用以及规范管理的立法进程。 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中国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 提起可再生能源,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它离我们发展中国家太遥远了,它的昂贵价格使我们望而却步,它只是发达国家的游戏,我们’玩不起’太阳能、风能这样的东西。事实是怎样呢? 欧洲可再生能源理事会的政策顾问奥利弗·沙佛先生认为:与一些旧能源如石油相比,可再生能源实际上现在已经变得比较便宜了。可再生能源既可在人口多也可在人口少的国家被使用,它对全世界都是一个机会,当然包括中国,惟一的区别在于你如何使用它。中国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我认为是观念上的问题,也就是到底要等到几十年后煤和石油都行将耗尽时再改变方向,还是现在就及时地开始使用可再生能源。因为,目前它是惟一取之不尽的能源,而传统能源如石油只能再使用60年。如果你有孩子或孙子,你就会特别在意他们到时候没有能源可用了怎么办,所以你就会愿意为了他们从现在开始使用可再生能源。如果这样,你就不会介意若干年后的石油价格会涨到多高,因为你已不再需要它了。 每次石油价格上涨,人们都要问,如何才能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但每次的实际情况都恰恰事与愿违。我们与其把金钱浪费在为争夺石油而引发的战争和冲突上,不如把它用于通过使用可再生资源来消除贫困上。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部长威克佐利克·佐尔女士,在德国波恩召开的2004全球可再生能源大会开幕式上强调说。 国内外许多专家预言,随着石化能源时代的终结和新文明的到来,不用百年,太阳能将成为全世界的主要能源。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还是一个可以预见的现实? 2004年12月17日,在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再生资源高层论坛上,亚洲农业研究发展基金名誉主席郭兆明用女娲补天来比照人类竭泽而渔的资源、能源消费方式,呼吁国人重视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 从国家战略发展角度,发展新型能源,已经是当务之急。 发展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可再生能源,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战略任务,面临的形势已刻不容缓。我们从关注可再生能源发展及其立法的点滴开始,寄厚望于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识和行动。(曾金胜)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